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共享經濟需要顧及正義和平等

By on August 8, 2016

本文作者一蚊健:唸社會學。學藝未精,只能致力把已有知識,整理再生產。喜歡做訪談,寫專題,認識朋友。Be curious, humble, not judgmental.原文刊於作者博客。

翻看王維基的政綱,最吸引人的是「換特首」,因為這最難突顯其政治定位。細看經濟和民生部份,明顯是發展主導,而且偏重工商界利益。

驚喜位是,政綱包括共享經濟,並放入「經濟、創科產業」章節。他主張多發出租汽車許可證給Uber司機,合法化Uber;規管Airbnb,同時放寬金融科技法規限制。

他眼中的共享經濟,是商業思維,科技主導,以金錢為交易媒介的。這沒有錯。不過,近來越來越多人指出,發展共享經濟,對部份群體有不良影響,我們要反思當中問題,以及如何補救。

加劇就業零散化 平台去除責任

以Uber為例,香港以至外國的的士團體也抗議Uber。例如在德國,法院維持禁止UberPOP經營,因為Uber司機沒有持牌,違法經營。的士司機則抗議他們不用接受統一考試和健康檢查。香港人關心乘客出意外時能否獲保障。即使Uber稱全球保險能夠保障,但能否索償仍然成疑

Uber,以及工作外包網站Taskrabbit衍生另一個問題。究竟司機伙伴和Tasker是否僱員?誠然,他們本身也未必願意成為僱員,散工/freelancer的確方便人彈性工作。然而,如果全職炒散,他們的生活就未能享有正式僱員的保障,例如醫療保險或者退休金(你可以說散工高出的酬勞幫補醫療開支)。而不少文章也指出Uber司機要養車,收入不會比的士司機多,遑論如宣傳所說,有豐厚收入。這些科技平台也堅稱只是中介而非僱主,不會提供保障給自僱服務提供者,後者也不能成立職工會

這是Gig Economy(我譯做極碎經濟)的利弊。

規避稅項 打擾居民生活

這些平台去掉傳統公司的勞工和法律責任,但賺取豐厚收入,並規避繳利得稅給各國政府,例如Uber於2014年賺取86.6萬英鎊卻只繳2.2萬鎊給政府。Airbnb在酒店業對手壓力下,去年才開始在法國美國一些城市試行代繳酒店稅。

批評Airbnb的論點,適用於本地和外地,例如住宅社區多了陌生人,或者業主會因為短租客賺錢多而踢走長租客,擔憂仕紳化。有本地傳媒也報導有些Airbnb房間已被集團式經營,實情是無牌賓館,或者是租上租,即使違反法例也難以制止。那些服務評價的參考作用十分有限,因為用家也相當客氣,甚少劣評。

那邊廂,在外國就出現種族排拒,黑人租客難以找到Airbnb房間,直至本年六月創辦人承諾設法改善。王維基認為要限制Airbnb,明顯是向私樓住戶派定心丸。

P2P借貸不全屬 peer and pleasure

筆者不大熟悉P2P金融、眾籌等金融科技,所以只能粗略評論。P2P金融出現,除了是科技進步,還有人們不願再忍受銀行和借貸公司收取高息和交易費用。共享經濟提倡金融交易去中介化,減低交易成本和增加資訊,以及鼓勵基層市民參與。我們看到Kiva微型貸款,幫助貧窮地方人民創業,他們平時難以在一般銀行或借貸公司借錢

商業的小型貸款機構,例如Lending Club或者Zopa,發展迅速,前者更在美國上市。他們運用客戶的信貸記錄釐定息率,信譽成了重要篩選器。在香港,我們看到不少預售和捐款眾籌,但股權眾籌和點對點借貸就受嚴格監管。今年三月金融發展局提交報告,建議如何促進香港股權眾籌活動的發展。

不要期望微型貸款能夠解決主流貸款的問題。有證據顯示不少以幫助窮人為名的微型貸款機構,息率也相當高,而且逼迫借方還錢,結果自殺。另外,部份貸款來源來自機構投資者或者大銀行,而非個人。社會質疑微型貸款的初衷失去社會目標,甚至被主流經濟體系收編。

共享經濟需要顧及正義和平等

人類自古以來也有分享的傳統,由簡單的家庭或者社區物品交換,到義工,到政府的再分配,多少也有分享性質。城市有密集的人口和基礎建設,而城市面臨很多問題,例如污染、交通、以至信任。城市是促成共享的地方。

筆者不是說要推倒方興未艾的共享經濟活動。共享經濟的確增加不少人的生活選擇,還衍生賺錢業務。要留意的是,共享經濟不應是(白人)中產階級的生活品味(這正是Uber Black 和 Airbnb 塑造出來的印象),不應被過份商業化。新書Sharing Cities: A Case for Truly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 的作者Duncan McLaren 和 Julian Agyeman提出,共享經濟活動要包含正義(justice)和公平(equity)的元素,既促進信任和協作,也回應現時共享經濟出現的問題。要達到正義和公平,社會制度要令每個人得到同等能力發揮自我,當中需要公共投資、社會再分配和民眾共識。

人人皆可實踐共享經濟。其實,香港和其他城市也有多種多樣著重社會價值的範例:

  • Uber以外,街坊泥鯭鼓勵免費共乘;
  • 買賣以外,facebook有大量freeshare平台,Gaifong app 給人家租借物品;
  • 吉場」配對場主和租場者,「城西關注組」在空地和斜路搞社區活動;
  • 商場連鎖店以外,有墟市和以勞動時間為單位的社區經濟計劃;
  • 廚房共享,居民善用餐廳閒置時間烹煮食物出售。

世界各地流行共享食物、工具圖書館、各類共居(co-housing)社群、生產/消費合作社、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等等。一些城市和地區--較出名的是哥倫比亞城市Medellin--更容許參與式預算,社區居民有共同制訂財政的權力。首爾市政府有一系列措施推動共享城市和社會創新,締造共享城市。

期望共享社會成為政綱

如果各種共享形式能夠普及,共享經濟就能進化為共享社會,人們對產權的理解會更開放,更接受共同管理組織,共同擁有產權。當然,香港今天距離共享社會很遠。忽發其想,這也是建立一份共享社會政綱的機會。不如由改革合作社條例做起?

 

編按:王維基為今年立法會2016年港島候選人,是次選舉所有候選人名單詳列如下圖: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