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翻倍 谷底反彈 印初創融資直逼780億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投資者重拾對印度初創的興趣,今年融資額有望挑戰100億美元。(法新社資料圖片)
印度創科圈經過數年前的亂石投林,今年出現大豐收,當地初創的融資金額,很大機會突破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遠高於2016年的44億美元,更成為中日投資者的新寵兒。
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引述調查機構Tracxn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印度科企錄得1129宗融資,金額達到79億美元,一半以上來自C輪的資金。反觀今年的融資個案已回落至763宗,其中71%屬於D輪或以後階段。
Flipkart獨佔312億
這反映印度市場漸見成熟,投資者不再被熱潮沖昏頭腦,避免再為高增長而盲目燒錢,令資金集中在少數科企上,例如電商、網約車、 線上旅遊、餐飲O2O等,都分別進入鞏固期。
當中以電商Flipkart獲益最大,今年它戰績彪炳,累計吸金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包括4月來自微軟及eBay的14億美元,以及8月軟銀的25億美元。該公司最新估值已超過116億美元,雖不及兩年前的高位,但它成功擊敗對手Snapdeal,足以跟亞馬遜一爭高下。
騰訊阿里成主要投資者
除了日本的軟銀集團,來自中國的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均是印度創科圈的主要投資者。騰訊大舉押注Flipkart,而阿里手執Paytm大部分股份,他們不但投資當地品牌,更引進本身的電商經驗, 為打入印度市場鋪路。
有業界人士認為,基於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城鄉人口收入差距大,內地科企爆發增長的模式,未必適合套用於印度身上。評論又指出,若印度初創過分追求集資,而非努力做實事的話,難以獲得消費者支持,將令生意無以為繼。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