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領袖崛起之路仍漫長(陳慧鈴)
上月台灣首個女總統蔡英文剛上任、昂山素姬執掌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於去年贏得大選,而希拉莉也很有機會在今年當選美國首任女總統,加上在位多時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從這些國際級領導看來,政壇上的男女平等好像走前了一大步,但其實在全球政壇來說,女性領袖只佔一小部分。
全球商界亦然,大家印象較深的女性CEO、COO可能只有Yahoo CEO Marissa Mayer、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與百事可樂的Indra Nooyi。其實在標普500的上市公司中,公司的首5位領袖中只有14.2%是女性。這些上市公司中亦只有16%的董事由女性擔任,香港的情況更糟,只有11.1% ,在2015至2016年期間,更是零增長。
公司擁有女性領導層或董事有什麼好處?根據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的報告,擁有女性管理層的公司的財務表現比只有男性管理層的公司為佳。
報告更指出,若富時350指數與標普500指數公司的董事局擁有女性董事,可增加國民生產總值3%。
性別定型 潛移默化
社會上對男性與女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性別定型,如果你是女性,很大機會曾經被人叫你「嫁個有錢人」,以後「唔使做」。如果你是男性而在家帶小孩,多多少少亦曾受別人歧視你「食軟飯」,但其實女性可以任職高層,男性亦可以當「家庭主夫」。
這些性別定型,從小便開始潛移默化在我們的生活裏,當你在購買給朋友嬰兒的禮物時,很多時自然而然的購買藍色給男嬰、粉紅色給女嬰。顏色只屬冰山一角,更多時是整個行業都由一個性別主導,科技便是一個好例子。
致力改善香港婦女生活的非牟利團體婦女基金會,在推行一個名為Girls Go Tech的計劃時便發現,在男女校就讀的女生傾向拒絕參與有關科技的課程,因為她們認為這是男生的學科,但在女校就讀的女生則沒有出現此情況。
餘此類推,到這些女生長大了要報讀大學,或出來就業,很自然亦較少會選擇科技科目或工作,那不是平白浪費了一個強大的工作群體嗎?
為何在二十一世紀千禧年代仍要有這種過時的性別定型?商界又可以作出什麼改變改善此情況?
改變現狀 公司有責
首先,公司可以讓員工彈性上班,或在家工作, 方便他們照顧家庭。如資源許可,最好當然是為員工提供託兒服務,但其實彈性上班已經可以為員工帶來很大的方便。
此外,在招聘過程中,例如是大學畢業生的招聘會上,如公司多請一些女性領袖作講者,亦會有助增加女學生申請職位的信心。或多請女性商界領袖作為主要公開活動的嘉賓,分享其成功之道,將令更多年輕女性找到女性榜樣。
公司亦應對男女薪酬作出年度審核,看看是否存在男女薪酬不平等問題,如問題嚴重,則應盡快作出平衡安排。在表現評核時,公司亦應留意是否對女性的評核特別嚴苛。
大家不妨參考世界級企業如Facebook,它們有一個部門專責令公司多元化,從制度以至設施上為員工提供一個多元文化與環境,其COO Sheryl Sandberg更成立了非牟利團體Lean In,鼓勵更多女性增加自信,並追求事業上的成就,以及達致事業與家庭的平衡與共融。
針對性別定型,婦女基金會今天推出全新紀錄片《她非它》,希望引發媒體內容的創造者和讀者,以批判性角度反思媒體報道女性的手法,亦推動媒體、娛樂及廣告行業在相關議題上的敏感度及責任感,以建立女性在媒體上的正面形象,共建多元社會。
此紀錄片亦配合社區運動,旨在推動性別平等。歡迎大家登入sheobjects.org,支持《她非它》運動,作出「守護女性在媒體上的正面形象,共建多元社會」的承諾。
更多陳慧鈴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