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貸款P2P新財路(高天佑)
教育局轄下學生資助處早前被申訴專員公署炮轟,皆因該處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總貸款額約為13億元,但遭拖欠的款項達1.7億元。如此高的不良貸款率,若是一家商營金融機構,恐怕早已爆煲了,難怪申訴專員公署要主動調查指出問題。
誠然,正如立法會議員(教育界)葉建源日前在本報撰文指出,學生拖債的原因不容忽視,例如是否制度有弊病,令部分人無法承擔還款壓力。事實上,歐美國家的學生貸款同樣存在嚴重拖欠問題,成為政府、院校及學生的沉重負擔。對此痼疾,美國一隻現正籌備於紐交所掛牌的新股SoFi(Social Finance),採取「P2P互聯網金融」加「大數據」模式,成功達致巨大改善,除了自己賺大錢,還幫助政府、院校及學生們大大減輕負擔。
美國學生壞賬遠甚於港
SoFi由Mike Cagney(現任CEO)等4位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校友創辦,而Mike本身是華爾街具名氣的Cabezon對沖基金創辦人,並很熱心於母校事務,包括捐助獎學金及貸款。他逐漸發現,美國現行的學生貸款制度是等待爆煲的炸彈,聯邦政府學生貸款的壞賬率高達15%;與之相比,香港學資處的壞賬亦只是小巫見大巫。
但另一方面,作為史丹福商學院的熱心校友,Mike看到該學院本身的「校友貸款」制度極之成功,由校友向學生借出低息貸款,壞賬率僅0.58%,讓校友不致虧損,還可有微利。何解分別這麼大?Mike研究後發現,一來由於史丹福是超級名校,商學院畢業生在職場上不愁出路,自然有力還款。二來「校友貸款」利率較低,學生的負擔較輕。
三來,該制度不但關乎金錢,亦是變相的師友制(mentorship),校友借出款項前,會先親自面試學生,之後並提供學業和就業上的指導,間接提升後者的還款能力;且有了這一層感情關係後,學生就更不好意思拖欠校友和院校的款項。
不過,美國很多院校並不像史丹福般擁有完善的校友制度,學生們只能向聯邦政府借貸,承受高利息(連同手續費,年息達5至8厘),造成畢業後的沉重負擔,以致很易爛尾還不起錢;反過來,亦由於壞賬率高,令聯邦政府必須維持高息率,造成惡性循環。
於是乎,Mike聯同3名校友於2011年創辦了SoFi,借助P2P及大數據技術,嘗試改革美國的學生貸款制度。SoFi要求所有申請貸款的學生提供考試成績及信用紀錄等個人資料,經由大數據系統,評估他們的「還款潛力」並釐定建議息率,以供放款者選擇。放款者在網上「認購」了某些貸款申請後,便跟學生建立了P2P的個人關係,SoFi並鼓勵他們多作學業及就業上的交流,等於是跨院校的mentorship關係。
按成績釐定息率
這模式證實非常成功,SoFi在4年間促成了逾20億美元學生貸款,息率介乎2至5厘,遠比聯邦學生貸款便宜,而壞賬率「接近零」(這尚待較長期觀察,因不少學生仍在學或剛畢業不久)。該公司統計,從SoFi借錢的學生,平均可節省1.2萬美元利息支出。而透過佣金及顧問費等收入,SoFi本身亦在賺錢,預計今年營業額及利潤分別達1億及3000萬美元,現正籌備於紐交所上市,估值達35億美元(273億港元)。
換言之,SoFi似乎成功改革了病入膏肓的美國學生貸款制度,協助政府、院校及學生減輕負擔,自己又有利可圖,堪稱互聯網金融的成功實踐案例。然而亦有人質疑,該公司按照學生成績釐定息率,變相過早地對莘莘學子們斷斤論秤,違背了有教無類精神,也間接剝削了成績落後的學生之升學機會。
互聯網金融成功案例
但SoFi則辯稱,對成績好的學生予以低息貸款鼓勵並無不妥,如同傳統的獎學金制度,只是SoFi借助大數據,更廣泛地推行成績評級,讓更多優秀學生(而不僅是極少數有資格考取獎學金的cream of the cream)能夠受惠。同時,這模式亦有助減輕政府負擔,釋放出更多資源以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學生。
無論如何,隨着科網技術突破,像SoFi的個人化貸款模式將日益盛行,日後無論成績好、品行好或人緣好,都可以「貨幣化」為融資的優勢,料會催生大批像SoFi般的互聯網金融新貴,跟傳統金融機構爭生意。
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這方面亦不算落後,不少互聯網金融技術及公司相繼萌芽。本報StartUpBeat將於4月15日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召開「互聯網金融科技峰會」,探討香港如何把握金融科技革命的機遇;大家若想聽取WeLab創辦人龍沛智、錢方創辦人李英豪、比特通CEO梁永熹、立法會議員(IT界)莫乃光及金發局成員黃元山等高人的獻計和分享,請即上 www.hkej.com/liveforum 報名預留位置。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輕老年」藉AI開啟新賽道(黃岳永)
最近商台DJ阮小儀在節目中宣布退休,讓聽眾既感到不捨又驚訝。50多歲的她,為何選擇放棄穩定的事業,走向人生另一條賽道?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機械人|全自動清潔廁所機械人攻港
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Savills)與Primech Holdings Limited,昨宣布雙方子企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出席簽署儀式。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AI執相|求職者AI生成頭像博取錄
隨着市場競爭加劇,近期愈來愈多求職者,選擇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修改或生成其頭像相片,在履歷與社交平台塑造專業形象。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WhatsApp更新|禁接入外部聊天機械人
美國科技巨擘Meta近日更新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的商業應用程式介面(API)政策,明年1月起禁止其他人工智能(AI)公司,在平台上提供聊天機械人服務。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AI教材|韓引進AI教科書觸礁 恐爆退訂潮
南韓教育部於2023年發表《AI數字化教科書推進方案》,原本打算分四階段將AI教材,納入中小學的義務教育內容。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本地科研成果|浸大App分析舌苔 識別糖尿病
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即日起至下周日(26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展出多項本地創新發明及科研成果。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本地科研成果|科大AI診斷四大癌症 95%準確整合50萬切片影像 制定個人化療法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醫工交叉聯合創新中心主任陳浩帶領的團隊,近日研發創新人工智能(AI)系統SmartPath,整合臨床診斷、分型、生物標記物量化、治療評估及預後跟進功能。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