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工作生活平衡 六個要做的事情
為了保持優秀的工作表現,所承受的壓力十分大,肩上的責任及要守的死線,影響着同事的個人生活,身體精疲力竭,引致健康問題之餘,也令自己對工作感心灰意冷。
以一個領袖而言,這樣的情況對公司只會有害,讓團隊成員變得健康及有活力,才能達到目標及保持高效的生產力。你應該在公司內製訂一套守則,不要讓工作侵蝕員工太多私人時間,以下是六個要做的事情,讓員工擁有工作生活平衡。
1. 以身作則
有些主管每週工作80小時,尤如告訴下屬也要瘋狂加班,但其實主管也是凡人,需要時間充充電及享受私人空間。即使主管習慣了日以繼夜工作,在假期也要埋首文件當中,但為了向下屬樹立榜樣,是時候停止這樣瘋狂加班了。
2. 不要隨便獎賞工作狂
對於經常加班、在週末開工、把工作帶回家的同事,公司予以讚賞,然後變成公司潛規則,這並非明智之舉,最終會令每位同事受害。即使有時要趕專案,不免要加班完成,但平日不應隨便讚賞加班及在週末開工的員工,更不應成為常態。
3. 鼓勵假期
假期是讓員工去放鬆,去追求個人興趣,與朋友家人共聚。有些主管會自豪地說自己的員工已經没有放假多少年,但這些主管不明白員工的工作效率已慢慢地惡化。
有些公司已給予員工無上限的有薪假期,向員工的自律能力投下信任一票,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充電。
除此以外,主管應尊重員工的假期,除非有很緊急的事情,否則不要打擾員工放假,讓他們真正地放鬆,上班時能全情投入工作。
4. 了解什麼事情可讓員工變得有活力
其實在實踐工作生活平衡時,總存在一些灰色地帶,根據Time網站一個調查,對於透過科技在上班時間後能處理工作,美國42%的全職僱員是抱着正面看待的態度。
千禧世代(即出生於1980至2000年的人)其實不介意在晚上回覆電郵,或在周末回覆訊息,關鍵的是要全面地審視他們的工作表現,了解什麼事情可讓員工變得有活力,或者什麼事情令他們心灰意冷。如果員工願意下班後也回覆電郵,便給予讚許。
5. 使用節省時間的高科技
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有效地增加員工與工作的連繫,這些科技也能夠幫助實踐工作生活平衡。
公司主管可以令團隊工作變得更有效,又不用犠牲員工的私人時間,尋找一些軟件讓員工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把要求員工在下班後或週末工作的機會降至最低。
6. 彈性處理工作時間及地點
某些日子,員工不能避免加班或在週末工作,但如果在其他日子,員工能夠提早數小時下班,及時去診所看醫生,或看小孩子的天才表演,便不會感到那麼疲累。現時科技先進,員工即使不在辦公室,也可以靠電話及互聯網跟公司聯繫,增添工作的彈性。
有智慧的主管應明白到,開心及有活力的員工,能擁有高效率的辦事能力,實踐工作生活平衡,改善到工作氣氛。主管及員工關係會更加好,可以留住能幹的人才,一起達成事業上的目標。
來源:Firas Kittaneh / entrepreneur.com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國產機械狗|每秒跑10.3米破紀錄
中國四足機械狗「新一代黑豹2.0」,憑藉卓越性能與前沿技術,以每秒10.3米的速度,打破由波士頓動力WildCat創造的每秒8.89米機械狗紀錄。
- Posted July 7, 2025
- 0
-
亞馬遜百萬部機械人重塑物流業(方保僑)
美國科企巨頭亞馬遜(Amazon)日前正式宣布,其全球倉庫及物流網絡內已部署逾100萬部機械人。這數字不僅是科技里程碑,更標誌着全球物流自動化進入全新階段。
- Posted July 7, 2025
- 0
-
百望專訪|藉港作支點走向全球
內地「電子發票第一股」百望股份(06657)近期致力向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 DI)方向實現人工智能(AI)轉型。
- Posted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科技助偵測洗錢 省時提效
近來不同領域的企業或機構引進人工智能(AI)系統時,往往關注能否或多久以後才能獲得經濟回報,而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監控與合規,正好是已出現成功案例的領域之一。
- Posted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AI辨深偽欺詐 堵KYC驗證漏洞 Sumsub自研技術 識破假冒生成影片
全球一體化驗證平台Sumsub亞太區副總裁Penny Chai接受本報專訪,剖析當前身份驗證產業變局,以及如何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對抗「深偽」(Deepfake)與詐騙,協助企業有效管控風險。
- Posted July 7, 2025
- 0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