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星洲搞初創 無人機光影編織創意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SKYMAGIC無人機身上的LED燈能勾畫出美麗圖案,不少大型活動以至奧運盛事,均加入無人機空中表演。(SKYMAGIC網上圖片﹚
無人機用途相當廣泛,除了航拍和送外賣,不少大型活動以至奧運開幕禮等國際盛事,均加入了無人機空中表演這一環,數百甚至上千隻無人機在空中飛翔,透過機身上的LED燈勾畫出美麗圖案。新加坡初創SKYMAGIC打正旗號主攻無人機光影表演,近日更躋身Google Demo Day Asia創業大賽最後十強。
曾參與卡塔爾國慶
SKYMAGIC創辦人兼計劃發起人Hitomi Uematsu賽前在上海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目前約有1000隻無人機,主要為小至室內舉行的品牌活動,大至國慶之類的國家級盛事,提供約7至10分鐘的無人機表演。活動當日更有「飛行員」(Pilot)駐場,協助大會控制無人機系統,例如2017年卡塔爾國慶和杜拜世界盃賽馬日閉幕禮的無人機表演,均出自該公司之手。
SKYMAGIC有4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共同創辦人,受訪的Hitomi來自日本。她2008年大學畢業後,加盟日本一間互聯網廣告公司工作了6年。基於工作關係,她一直探索新的訊息傳播方式,「我想把舉目可見的天空化作傳播訊息的平台,所以要尋找一個讓我塗寫天空(draw the sky)的方法。」
隨着近年無人機急速冒起,自言熱愛電子產品(Gadget)的Hitomi,很快就愛上了無人機航拍,「在天上飛翔,不就是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嗎?」她更發現,可任由人們發揮創意的無人機很適合用於大型表演,「一個控制台,即可同時操控數百架無人機飛行,這簡直是魔法!不過,當時我在日本找不到相應的技術人員。」

日本人Hitomi Uematsu在新加坡,跟3位拍檔創立SKYMAGIC,主打無人機光影表演。(陳子健攝)
後來她遠赴美國深造,學成後在軟銀(SoftBank)的新加坡分公司工作,並遇上了兩位出身自南洋理工大學(NTU)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兩人均擅長無人機技術,連同另一位中國人,4人一同在新加坡成立了SKYMAGIC,專門為大型活動提供無人機表演。Hitomi補充稱,選擇在新加坡創業,是因為她和拍檔均認為當地有亞洲首屈一指的科研大學,足以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援;星洲政府亦大力支持新科技,有望讓創業大計事半功倍。
自家研發地面控制站
「不過,我們在技術開發上要面對的挑戰仍然很多。」Hitomi坦言,外界覺得無人機很危險,「所以要確保軟件和硬件高度穩定,只要有少許差錯,無人機都可能馬上『墜機』。」她透露,在技術開發和測試期間,無人機暴露出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飛得時高時低,甚至不受控制飛到老遠,有關情況不時發生。

SKYMAGIC於2016年用了超過20架無人機和16500盞LED燈,成功在富士山完成了首場無人機表演。(SKYMAGIC網上圖片)
SKYMAGIC團隊反覆修正和測試,終於在2016年用了超過20架無人機和16500盞LED燈,配以日本傳統弦樂器三味線(Shamisen)作為配樂,成功在富士山完成了該公司首場無人機表演。項目屬示範性質,Hitomi透露,團隊選址富士山,是因為當地是日本傳統象徵;無人機則是新鮮事,「想展示新科技和傳統的對比與結合」。

Hitomi指,富士山是當地日本的傳統象徵;無人機則是新鮮事,「想展示新科技和傳統的對比與結合」。(SKYMAGIC網上圖片)
Hitomi指出,目前SKYMAGIC的無人機是向廠商購置,連接由團隊自家研發的地面控制站(Ground Control Station;GCS)系統後,再經由筆記簿電腦操控,「若兼顧研發自家無人機硬件,成本和時間難免倍增。」每次舉行無人機表演時,公司均會派出兩名飛行員,協助客戶操控無人機;客戶亦可派員接受SKYMAGIC培訓,在表演時自行操控無人機。
客戶一般會構思演出內容,以及自備故事大綱(Storyboard),再交由SKYMAGIC團隊付諸實行,「但如果客戶沒具體想法,就會由我親自操刀(畫Storyboard)。」Hitomi介紹,每一場室內表演大約需要20至30隻手掌大小的小型無人機,而室外表演平均用上300隻較大型的無人機,另加一些後備機以防不時之需。
冀拓展服務提供救援
「始終室外表演較受天氣影響,需要一些體積較大、較穩定的無人機。」Hitomi坦言,天雨是無人機表演的最大挑戰,試過在杜拜升空前忽然下雨,令10隻無人機故障無法飛行;當中更有一隻表演結束後墜下,幸好下墜速度不高而且方圓無人,表演視覺效果沒受太大影響。

SKYMAGIC目前約有1000隻無人機,海外表演時更要逐一申請註冊。(SKYMAGIC網上圖片)
Hitomi直言,無人機使用年期難以一概而論,一般飛行至少100小時後才需要更換零件(例如摩打),公司亦會詳細記錄每隻無人機的飛行時間(測試飛行、綵排和正式表演均包括在內)。每隻無人機除了有機隊編號,Hitomi亦須視乎各地法律,為每一隻參與海外演出的無人機申請註冊。
公司每個月平均至少有兩場表演,Hitomi期望來年增加至每月3場,又計劃向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等傳授無人機操控技術,屆時服務可伸延至救援等表演以外的範疇。
陳子健.上海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