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成敗也A股(高天佑)
若說港股近兩年第一「神股」是騰訊(00700),第一「妖股」是漢能(00566),那麼在內地A股,集「神股」與「妖股」於一身的,相信是樂視網(300104.SZ)。該股在去年「大時代」期間,曾於短短半年內飆升近10倍,市值達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盈率逾500倍,並趁機大舉集資,獲取數百億元在全球開山劈石,務求「弄賈成真」(樂視老闆為外號「賈布斯」的賈躍亭)。可惜「賈布斯」本周日發表道歉公開信,承認樂視擴張過急,深陷資金鏈緊張,需要放慢腳步;背後原因是創業板熱潮冷卻,令「樂視模式」難再玩下去,可謂「成也A股,敗也A股」。
「賈布斯」心雄 急速擴張
轉捩點發生在2014年,A股「大時代」尚未來臨,不過以樂視為首的創業板科網股板塊,已領先大市被炒起。當時樂視股價最高達25元,市值逾300億元,比2013年初暴漲近5倍,亦較4年前IPO時累升逾10倍。市值急升令樂視產生「暴發戶」心態,自以為世界在我腳下,不再甘於循序漸進深耕新業務,步伐改為激進擴張,包括積極在境外媒體市場插旗(例如在港開設網絡電視台,並以天價奪得英超聯香港播映權,據傳作價達47億港元),甚至豪擲逾百億元研發電動車。
相對於樂視的雄心壯志,該公司本身業務規模有限,2014年營業額和純利分別為68億和3.6億元,當時市盈率已接近100倍。
大時代幻滅 撲水艱難
不過,樂視亦被譽為中國最懂得「講情懷」和「講故事」的公司,善於把旗下新業務前景描繪得極之壯麗和誘人,例如賈躍亭經常身穿黑色T恤主持新產品發布會,酷似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被戲稱為「賈布斯」。
所謂「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賈躍亭的「教主風範」吸引大量「忠粉」投資者,讓他們相信樂視雖然現階段不太賺錢,卻正在構建一個空前絕後的「生態」,涵蓋互聯網、媒體、電商、新能源、VR和AI等領域,遲早可跟Amazon、Google等競逐全球商業世界統治權。再加上去年A股「大時代」來臨,讓樂視股價如風口上的豬,飛到大氣層之上,高峰期市值達2000億元,市盈率超過500倍。該公司亦趁機多次增發集資,獲得逾百億元新彈藥,支持其全球宏圖。
可以說,樂視的「故事」與其「股價」相輔相成,最理想情況是憑「故事」不斷炒高「股價」,期間持續配股抽水,獲取大量現金發展業務和進行併購,反過來支持其「故事」,直到有一日「弄賈成真」。
可惜好景不常,A股「大時代」興旺不足半年,筆者去年11月寫過〈賈布斯賣股救公司〉,當時樂視股價較高位跌了一半,中證監亦致力「維穩」,難再增發集資。「賈布斯」惟有在市場上減持樂視套現逾百億元,再免息借給公司救急,此舉令其持股比率由近五成降至約三成。
自我反省 盼金主重臨
來到今年,樂視股價隨A股大市進一步向下,加以創業板熱潮冷卻,其目前市值僅約700億元,較高位蒸發近三分之二;同時賈躍亭亦難再減持以免喪失控股權,導致向股市抽水已經「此路不通」。
現在的樂視煲多過蓋,而且不知該救哪個煲。賈躍亭在公開信中把公司危機歸咎於三點:一、業務擴張過急,「我們蒙眼狂奔、燒錢追求規模擴張同時,全球化戰線一下子拉得過長。」二、融資渠道有限,「我們的融資能力不強,方式單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外部融資規模難以滿足快速放大的資金需求。」三、組織管理滯後,「公司今年新增超過5000名員工,人員擴張速度業界罕見。我們忙於打仗,卻沒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去梳理組織架構和新人培養。」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科技創新與版權秩序交鋒(方保僑)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快速商業化,讓用戶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生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圖像,甚至動畫角色,過往被嚴密管理的知識產權瞬間化為雲煙。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本地創科合作|城大夥創新工場培育專才
香港城市大學近日與創新工場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資源共享、雙方的專業知識及人脈網絡,促進創新創業方面的成功發展。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細菌電池|水泥混合細菌 變身充電池
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以擅長在表面轉移電子而聞名,無論環境有無氧氣都能生存繁殖。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阿爾特曼訪談|指AI無生命沒意識
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前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訪問,他認為儘管AI看似有生命,但其行為模式依賴指令,缺乏自主權或自主意識。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棋王柯潔談AI|AI時代須及早思變
內地圍棋「八冠王」柯潔近日接受專訪,回憶當時不敵AI,現場灑下男兒淚,直言覺得人類棋手「在某些層面已無法跟AI競爭」。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數字資產監管|港制定監管細節 領先全球
香港近年在數字資產領域的監管步伐顯著加快,今年6月財庫局新一份《政策宣言》更提出了「LEAP」框架,其中首項正是「優化法律與監管」。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RWA|實物資產「上鏈」 RWA掀投資變革 擴闊買賣種類 助推進「普惠金融」
現實世界資產(RWA)放上區塊鏈,近期成為金融界熱話。區塊鏈分析平台DeFiLlama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公鏈上RWA規模已逾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