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金融科技五大例子(車品覺)
「金融科技」(FinTech)是一個新生的混合詞,聽着讓人覺得金融業就像此前一直沒用上科技。其實剛好相反,八十年代金融業就是最早大量使用資訊技術的行業,Oracle、IBM也在這個年代被養得肥肥白白。但今天我們所講的金融科技,我覺得其實是互聯網20年來的結晶品,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合體,在國內用得更多的名稱叫做互聯網金融。
記得阿里馬總有一次問淘寶天貓的業務總裁,說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無時無刻互聯互通,理應24小時營業,但為什麼淘寶「小二」(支援人員)半夜都不上班?這個問題就引來了後來我負責的「無人車」專案,數據部門開始積極思考如何做到隨時隨地用更有效的方法,甚至全自動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讓金融服務能無縫地普惠到社會各階層身上。
如果還是不太搞得清什麼是創新金融,不如我再舉幾個消費者的例子給大家:
一、消費者貸款
這類公司提供新的方法,讓一些原來無法得到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的消費者獲得貸款。這種創新其實是利用了一些從前無法獲取的互聯網上的行為數據作參考,動態地打分作出評判。不過,有時也會鬧出一些笑話,例如有人會跟你說,千萬不要過期不交電話費,因為這樣你會丟失很多「信用分」。當中的P2P(個人對個人)貸款,更已經能做到短期的無抵押借貸及還款,這些原本是銀行不願意做的生意。
二、個人財務管理
這類公司向消費者提供管理個人財務的新方式,對於一些精打細算的朋友來說絕不陌生。但若要讓我這樣粗枝大葉性格的人,也可簡單容易地追蹤開支、管理預算、處理信用卡還款,大數據的整合是必備的條件。就像我有很多國內朋友,都是收到支付寶年度賬單的時候,方感慨自己如此「敗家」。
三、消費者支付
這類支付公司圍繞着消費者開展業務,從網上交水電費、物業管理費、交通罰款、加油、捐款,到各種線上線下購物。更妙的是近來的新年微信派紅包,這幾年已經風靡了大江南北。你可能會說支付不是很簡單的事嗎?且看每年春節的火車票支付系統失靈,你就會明白支付的背後其實有着很廣大的網絡,連接着銀行、支付機構、商戶及消費者終端。每一個支付場景都需要完美的支撐,最終才可讓你的資金變得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四、股權融資及眾籌
這是私營公司用股權換取資金,以及投資者參與私募證券市場的新方式。眾包平台是二級市場對融資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巧妙的地方是集融資與行銷於一身,投資者大部分既是用家也是股東。據我所知,這類型的私募方法已經開始滲透到各行各業,如果你覺得眾籌融資拍電影還不夠新穎,且看有一天地產界也來一招「眾籌買地」。
五、金融交易安全
安全從來都是雙刃劍,過度的安全往往令用戶的體驗障礙重重,其中驗證用戶身份一直是互聯網的罩門。
近年,人工智能的進步讓防止欺詐措施發展出很多新方式,除指紋認證外,還有人面識別甚至掌紋掃描等,務求做到不見廬山真面目也能識別你的真實身份。曾經有一位業內安全專家預言,有一天密碼也會變成過去式,只靠生物識別和位置驗證便已足夠。
正如你所看到,金融科技是一個非常龐大、無所不包的行業,它才剛剛起步,有着巨大增長潛力。但它的先決基礎是要有大量敏感性數據的互聯互通,這對傳統金融行業是重大的衝擊和考驗。現今監管機構擺出一貫貌似合理、滴水不漏的強硬態度,以我的經驗看,這其實反而是創新的重要障礙。就像我在阿里做數據安全的時候,我們一直提倡安全原則是為了發展業務而建立的,並不是為了安全而安全。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國泰創新轉型 風暴中起航(湛家揚博士)
2020年,國泰航空(00293)面臨創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全球邊境封閉,航班停頓,乘客運載量驟降至不足一成,收入亦大幅下滑。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AI指令技巧|對LLM指令愈粗魯 回答更準確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一項研究聲稱,大型語言模型(LLM)表現會受到指令措詞的態度影響,而且愈粗魯及不禮貌的指令,反而可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AI文章|網上生成文章 多過人類撰寫
美國搜尋引擎改良公司Graphite最近發表報告,評估人工智能(AI)生成文章在網上的普及程度,結果發現其數量已在去年11月超越人手撰寫的文章。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輟學創業|貝索斯:輟學後成功創業屬少數
現時愈來愈多「Z世代」選擇不讀大學而自行創業,甚至有人成為百萬富翁。財經雜誌《財富》報道,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提醒輟學成功的故事未必適合大部分人。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GPT將驗證年齡|12月全面實施 展示情色內容
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日前在社交平台X預告,旗下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將於12月全面實施年齡驗證,但同時會真正「把成年用戶當作成年人看待」,容許更多情色內容出現。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AI準備度指數|港企僅2%準備好用AI 低絕全球 思科調查30市場 13%公司已有藍圖
美國網絡設備生產商思科(Cisco)發表2025年度《思科人工智能準備度指數》,調查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30個市場、26個產業的8000多位企業領袖。
- Posted October 16, 2025
- 0
-
AI引領無工作烏托邦?(車品覺)
想像未來某一刻,清晨醒來的你毋須急步擠進地鐵,也不必擔心績效指標,而是在晨光中讀書、打太極或陪伴家人──因為你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由一筆自動到賬的「全民基本收入」(UBI)埋單,而背後支撐這一切的,是人工智能(AI)創造的財富所承擔。
- Posted October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