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篩走無付費帖文 fb專頁觸及率暴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為評估用戶對付費內容的反應,fb首先於6個國家測試新版「動態消息」。(法新社資料圖片)
全球最大社交平台 Facebook(fb)上周起開始為「動態消息」(News Feed)更新演算法,把無付費落廣告的專頁內容篩走。英國《衞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測試啟動後首天,專頁觸及率急挫六成以上,非贊助的帖文幾近消失。這意味着商戶必須付費,才可向讀者促銷內容,透過fb免費宣傳的時代即將告終。
免費宣傳成絕唱
fb近日在6個指定國家,包括斯里蘭卡、玻利維亞、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危地馬拉及柬埔寨,首次試推有關動態消息新功能。主頁集中顯示朋友圈及廣告等內容,其他專頁帖文則分流出來,出現在新增的「動態探索」(Explore Feed)選項。
斯洛伐克媒體Denník N的記者Filip Struhárik稱,參考了fb分析服務商CrowdTangle的統計數據後,發現自上周四(19日)開始,當地60個最大型專頁的互動數字,包括讚好、留言及分享,只及測試前的四分之一;至於自然觸及人數(Organic Reach)也比以往急劇下挫三分之二,跌幅前所未見。
fb專頁要在動態消息爭取曝光有兩種途徑,除了邀請用戶分享帖文外, 還可以投放宣傳費用。然而,在演算法新機制下,即使是在fb甚受歡迎的原創影片,若沒付廣告費,影片仍不容易呈現在用戶眼前。
內容網站勢重創
分析員估計,今次改動對大型網站影響有限,因它們有一定宣傳預算,亦擁有多元化的讀者群。由於遊戲規則不斷改變,不少大型媒體已加快轉型,以免過分依賴社交媒體。不過,主打商品化內容的網站,例如Buzzfeed、Huffington Post及Business Insider,還有依賴社交流量的新媒體,或可能遭受致命打擊。
fb動態消息主管Adam Mosseri周一澄清,團隊一直有留意業界的意見,期望提供一個更簡單的方式,例如分開「私人」及「公開」的內容,方便用戶瀏覽親友的動態。
此外,系統會按照不同地區的喜好,自動顯示熱門的圖文及影片。他強調,這純粹是一個區域測試,仍要花幾個月學習,以改善使用體驗,惟無意將之推廣至全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微軟新功能|WiFi追蹤員工位置
Microsoft Teams將於12月推出更新,平台將使用辦公室WiFi追蹤員工位置,以滙報用戶是否在公司辦公。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山石網科|「出海」 港作關鍵支點
「山石網科大灣區及東南亞網絡安全研討峰會」上周圓滿結束。山石網科(688030.SH)董事長兼CEO葉海強致詞時稱,去年公司升級海外戰略,明確「深耕港澳、輻射東南亞、面向全世界」的新藍圖。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水凝膠仿生鏡|自主獲取光學能量 調整焦距
在最新一期《科學.機械人學》期刊,發表一項「仿生光響應水凝膠軟透鏡」(PHySL)技術,聲稱能自主地從環境中獲取光學能量,透過全光學控制實現調整焦距。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俄政府引進AI|俄力拓數據中心 冀5年倍增
近年各地政府逐步在公務層面,引進人工智能(AI)技術,即使俄羅斯也不例外。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特斯拉「撞鬼」?|特斯拉墳場路上 車內熒幕現「鬼影」
臨近萬聖節,外國總發生不少「靈異」事件。科技媒體Gizmodo報道,最近社交平台TikTok瘋傳一段短片,兩名男子乘坐特斯拉電動車,在墳場小路上緩慢行駛。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Posted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