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初創7年多兩倍遜深圳 學者倡兩地變紐約矽谷 合作締雙贏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初創熱潮近年在港深兩地冒起,研究發現過去7年間,本港初創企業急增2倍,深圳亦飆升2.3倍。有創業研究學者比喻,港深兩地的關係猶如美國的紐約及矽谷,若然合作可「天下無敵」。本地青年初創企業家也認為,中國人口及數據規模較大,充滿機會,因此計劃進軍內地市場。
中文大學商學院創業研究中心及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於去年4月至11月進行調查,訪問4000名港深兩地人士。報告指出,本港進行早期階段創業活動的人口比例,由2009年的3.6%增加至9.4%;深圳更由4.8%大升至16%。
劍擊冠軍研水耕菜冀攻內地
就兩地創業形勢比較,深圳的創業率、非正式投資者比例均較香港為高。融資方面,報告顯示本港初創企業去年平均籌得70565美元;深圳則平均集資76112美元。可見內地銀行對深圳初創企業支援較多,本港則相對失色。
「香港不是要做矽谷,亦不是要學以色列做『矽谷第二』,毋須跟深圳鬥。香港是紐約,深圳是矽谷,兩地講求合作。」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建議,本港可從金融、地產及飲食方面發展科技應用,深圳則集中研發高科技。不過,他承認本港初創規劃的投資回報期相對較短,深圳初創規劃回報期一般較長。雙方合作,要面對有關融合問題。
面對中國市場急速崛起,有本港青年初創企業家決心北上展拳腳。Easy Green創辦人莊恩傑(Sam)曾是精英運動員,兩年前開展水耕生意,誓要在3年內進軍內地。
現年27歲的Sam,中學時期曾是學界劍擊比賽冠軍,並藉精英運動員身份入讀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由細到大都未試過反叛,結果入大學先反叛,日日唔返學。」當時Sam每日寧願到酒店做散工,亦不願上課,最終被大學開除。不過,他隨後發現母親患上癌症,於是向校方求情爭取重返校園,以免家人擔心。
Sam重拾課本後,萌生Easy Green創業計劃, 在有限空間種植水耕菜,並研發有關系統,旨在為都市人提供另類閒情「減減壓」。Sam獲得理大支持,現與本港中小學合作,把水耕菜帶進校園,希望未來能將水耕菜系統帶到內地院校。
中大仁心基因大數據治癌
畢業於中大生物化學系的余志承(Allen), 2013年求學期間與中大教授及醫科學生共6人成立Codex Genetics。該公司主要收集癌症及神經系統病人數據,如基因及病徵等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現時Codex Genetics已與醫院管理局合作,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該公司同樣計劃進軍神州大地。
「我哋唔係要做救世主,我哋只係想幫到病人。」Allen回憶,開始時只想參加初創比賽,後來發現分析病人數據,可以應用到社會層面,故一直發展至今。Allen稱,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可收集病人的遺傳及病徵資料,再根據過往的大數據紀錄,找出最合適的療法。
Allen坦言,機器學習雖可減輕醫生的壓力,但無法取代醫生的角色;加上內地人口較多,有助收集更多醫學數據,故未來打算在廣州設立數據伺服器,以幫助更多病人。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電腦節|8.22開鑼 設AI專區
年度科技盛事「香港電腦通訊節2025」,將於8月22日至25日一連四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號展覽館舉行。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光纖入房|華為徐直軍看好「光纖入房」
世界流動通訊大會上周在上海舉行,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指出,中國今年底將擁有7500萬個「光纖入房」(Fibre to the Room, FTTR)安裝點,但中國之外僅得50萬個。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高盛推AI助手|自家AI助員工起草文件
大行高盛據報在全公司推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助手,幫助「總結複雜文件、起草初始內容並分析數據」。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科大訊飛|以港作出海橋頭堡
內地人工智能(AI)科企科大訊飛(002230.SZ)及其子公司訊飛醫療,去年落戶數碼港,並成立國際總部。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AI提升管治|企業主席帶頭嘗試 邊做邊學齊進步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HBR)刊載《先驅董事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AI)》一文,揭示先行企業如何以大型語言模型(LLM),提升董事會議效率、決策品質與策略討論的深度。
- Posted June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