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智能眼鏡 普及實景技術
原文刊於中小企動態網站
「我們希望透過智能眼鏡將AR技術全球普及化。」MAD Glass去年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最佳創新大獎」,但被指抄襲Google早前推出的Google glass,更被認為是山寨產品。Jordan坦然地說,原先並非考慮推出智能眼鏡,他們最先做的是AR擴張實景技術,但開發成本太高、時間太長,令很多機構都不願意使用。有見及此,他嘗試將AR應用開發自動化,令成本及時間都可以減少。
他開發AR應用平台後,希望透過智能眼鏡將AR技術推廣出去。最初,Jordan希望研製智能眼鏡時,碰巧Google暫停再推出相關產品,於是抓緊機會分析當中原因。他認為Google的產品成本昂貴導致售價高,硬件不強令智能眼鏡應用不足、佩戴及使用上都不方便。最後,他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故決定推出MAD Glass直接攻打市場。Jordan指現時MAD Glass的售價低於Google glass及聯想、微軟生產的智能眼鏡。
「創新不單是在產品上,更可以在企業模式、整個生態系統去普及,能否將問題解決也是一個創新。」Jordan非常佩服Google Glass這個創新產品,認為自身研製的Mad Glass技術上與Google glass沒有太大分別,但MAD Glass的出現是希望把AR擴張實景技術推廣至全世界,變得更為生活化。他又希望將概念真真正正「落地」,而並非停留在概念上。Jordan表示,第一代MAD Glass主要的銷售對象都是公司客,現時有不少政府機構、物流公司都使用。今年稍後時間,他們將會推出第二代MAD Glass,把這產品由B2B伸延至B2C,真正令智能眼鏡「落地」,推廣至零售層面。
一條龍服務拓業務
Jordan的公司在2012年創立,原先只是幫客人寫手提電話應用程式(Apps)及提供解決方案。至2013年創立子公司, 發展AR技術及智能眼鏡。其後公司業務進一步拓展至更廣闊領域,如網上教育平台、網絡遊戲、自家製應用程式等。踏入新一年,除了繼續發展現有業務外,他亦開始涉足數碼營銷(Digital Marketing)及網絡藝人。短短三年多時間內,Jordan已經涉足多個不同範疇,但他不認為發展過快。反之,不同的子公司可發揮協同效應,為客戶以較低的成本解決問題。
「香港絕對是有創意的地方,整體氣氛雖然未必及得上內地及美國矽谷,但香港也擁有可以媲美的IT頂尖人才,技術上、創意上一定有。」Jordan認為香港的人才絕對可以發展創新科技,但就需有政府及私人機構的更大力幫助。他認為數碼港、科學園及剛剛成立的創新科技局,都是很好的機構去幫助業界發展,但不希望政府只是流於金錢上的幫助,而應更大程度上在行政、網絡及推廣經驗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另外,他又希望這些公營機構在創業及創意科技資助的審核上作出一些改變,特別是評審委員會應引入更多創新科技的業界人士,更加接近市場來審核資助申請。
撰文:張浩然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