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殺人事件(車品覺)

最近Tesla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捲入一宗致命車禍(Tesla網站圖片)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着手調查第一宗自動駕駛致死的離奇車禍,當事人開着一輛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的汽車走上高速公路,卻因識別錯漏而全速撞向一輛卡車。據說意外中用以緊急防撞的毫米波雷達亦同時出錯,有人解釋這種情況很罕見,但圈子內還是有很多人熱議,人工智能到底準備好了嗎?
人工智能並非新鮮概念,其研發工作早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已開始,人工智能這個詞語正是誕生於1956年的達特茅斯大會(Dartmouth Conference)。不過,人工智能亦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領域, 箇中研究方向早就隨着大數據及分布式計算能力而面目全非,至今包括機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手勢控制、虛擬助理、智能型機器人、情感認知、智能推薦、語音翻譯、視頻內容識別等。
科研小團隊佔九成投資
人工智能領域的融資總額亦逐年穩步增長,從2010年的2億美元到2013年的6億美元,再到2015年的12億美元,今年有望更上一層樓。從融資金額和宗數上,我們可看出從事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公司現正炙手可熱。谷歌首席執行官在一封致股東信中,更把機器學習譽為人工智能和計算的真正未來。
現在談起高科技,例必會提及谷歌、 IBM、微軟等巨頭;但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業機會其實比我們想像更蓬勃。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在人工智能的風險投資項目中,九成公司的員工少於50人,更有五成公司少於10人。中國的情況也類似,雖然百度、阿里巴巴、騰訊(00700)在人工智能的投資也不少,但產業內還是不乏活躍的小團隊。不斷崛起的年輕公司持續推進着人工智能的前沿發展,這個科技板塊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不管你是滿足於偶爾向Siri問問題,抑或熱切期待機器人相伴的那一天,有一件事情確定無疑: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
霍金曾在一個訪問中說,披着數位助手和無人駕駛汽車等外衣的人工智能已經在快速發展,進化速度可能比人類更快,且它們的終極目標將不可預測。一旦機器人達到能夠自我進化的關鍵階段,我們將無法了解它們的目標是否與人類相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的進步來自貪婪,而每次的毀滅來自愚昧,這正合《易經》的「水火既濟」和「火水未濟」道理。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50家聰明公司|DeepSeek宇樹上榜(凌通)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發布「50家聰明公司」最新評選結果,DeepSeek、宇樹科技等內地星級創企均榜上有名。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科技創新與版權秩序交鋒(方保僑)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快速商業化,讓用戶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生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圖像,甚至動畫角色,過往被嚴密管理的知識產權瞬間化為雲煙。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本地創科合作|城大夥創新工場培育專才
香港城市大學近日與創新工場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資源共享、雙方的專業知識及人脈網絡,促進創新創業方面的成功發展。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細菌電池|水泥混合細菌 變身充電池
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以擅長在表面轉移電子而聞名,無論環境有無氧氣都能生存繁殖。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阿爾特曼訪談|指AI無生命沒意識
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前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訪問,他認為儘管AI看似有生命,但其行為模式依賴指令,缺乏自主權或自主意識。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棋王柯潔談AI|AI時代須及早思變
內地圍棋「八冠王」柯潔近日接受專訪,回憶當時不敵AI,現場灑下男兒淚,直言覺得人類棋手「在某些層面已無法跟AI競爭」。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數字資產監管|港制定監管細節 領先全球
香港近年在數字資產領域的監管步伐顯著加快,今年6月財庫局新一份《政策宣言》更提出了「LEAP」框架,其中首項正是「優化法律與監管」。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