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新工作模式須知(黃岳永)
上周文章談及自由人工作模式的興起,想不到在網上網下都引起朋友們熱議。這種既有工作彈性,又能夠自己安排時間的工作模式,確實是不少年輕人的心水之選,當中成功個案比比皆是,但失敗例子亦不少。
很多人認為自由工作欠缺安全感和穩定性,並非理想之選。我同意這並非人人合適,但確是可以考慮的選項。若有意做「自由人」又想取得成果,有幾個建議可供大家參考一下。
分飾多角需「周身刀」
相對於大企業內每人專精單一位置或技術,以達致產能的最大化,小本經營的自由工作者則需要一人分飾多角,「踩過界」的橫向學習更是必備技能。除了具備良好的語文水平和表達能力,還必須掌握相關的基本技能,例如做記者要懂得如何編輯影片或製片,做市場推廣的要懂會計賬,玩電腦的要學會商貿知識,一定要「周身刀」才可做好工作。
考慮到任何技能都會變得過時,自由工作者必須「學會學習」,提升本身技能以緊貼市場變化,才有效能解決問題及保持出色表現。 別以為自由身便沒有拘束,為工作訂下紀律其實相當重要,因為要經常變換角色,很多自由工作者在完成一階段的工作後,後續便交由他人處理,必須習慣建立完整的檔案或者系統,才可確保工作順暢。
還有一點不可不提,便是要懂得分辨輕重緩急。我一向佩服年輕一代能夠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的能力,然而,他們不懂得分辨事情的優先順序這一點,則令我感到無可奈何。傳媒、電腦等行業已出現大量自由工作者,甚至出現一個獨立的體系。被視為傳統行業的教育界,亦因為電子教學的實施,開始見到類似趨勢。
香港目前有約1000間學校已經或正準備提升學校的無線網絡基建,為學生未來BYOD(自攜裝置)的上學模式作好準備。這中間將涉及逾億元的投資金額,除了對「硬件」如電子設備和可攜裝置產生龐大需求外,人力亦是不可少的一環。學校需要聘用大量電腦人才,而為了配合教學所需,專責系統營運的電腦工程師亦會相當渴市。
隨着教學和科技結合,「電子教學顧問」此一新職位將應運而生,我估計需求還會相當殷切。以逾千間學校實施電子教學來作估算,最少要數百名顧問才足以應付市場所需。這職位除了要有教學的經驗外,還須對科技有深入了解,才可為學生編寫及挑選最合適的課程。老師們不妨從這個方向,考慮一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科技的進步締造了新的工作模式,既然這已經成為時勢,我們何不趁勢而起,發揮自己所長,創造更大的價值。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Mind Map突顯人工智能UX革命(黃岳永)
最近Google的NotebookLM推出了全新的Mind Map功能。用戶只需點擊Mind Map按鈕,NotebookLM便能自動生成互動式思維導圖,讓你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識架構。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Google|英經濟可藉AI多增4萬億
谷歌(Google)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如果英國對勞動力作培訓,將可從人工智能(AI)創新中獲得4000億英鎊(約4.14萬億港元)的經濟增長,其中一半取決於勞工是否真正採用該技術。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AI潛在危險|AI教父再警告 小心智能叛變
被譽為「人工智能(AI)教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近日接受CBS訪問時再發出警告,直言AI發展速度超出預期,人類被AI接管的可能性約10%至20%。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非入侵檢測「糖尿上眼」
香港理工大學致力推動「醫工結合」,以及人工智能(AI)賦能醫學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最近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於眼科診斷上,完全避免傳統注射顯影劑的風險。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筍工已過時?|AI職稱又多又亂 搵工者「𢱑頭」 熱潮上落快 「提示工程師」不再吃香
人工智能(AI)正在創造就業機會,無論上班族或急需人手的公司,今年似乎要面對新難題,就是科技職位名稱變得五花八門,職責又不清晰,稱謂不同但工作重疊,往往讓求職者摸不着頭腦。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小米手機|內地市佔19%稱冠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小米(01810)手機於今年首季在中國市場市佔率達19%,位居榜首,按年增長5個百分點。
- Posted April 28, 2025
- 0
-
全球AI發展陷十字路口(方保僑)
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近日又全面禁止輝達(Nvidia)向中國出口特供版人工智能(AI)晶片H20,令輝達需要減記55億美元庫存與採購費用,股價單日重挫近7%。
- Posted April 2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