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新工作模式須知(黃岳永)
上周文章談及自由人工作模式的興起,想不到在網上網下都引起朋友們熱議。這種既有工作彈性,又能夠自己安排時間的工作模式,確實是不少年輕人的心水之選,當中成功個案比比皆是,但失敗例子亦不少。
很多人認為自由工作欠缺安全感和穩定性,並非理想之選。我同意這並非人人合適,但確是可以考慮的選項。若有意做「自由人」又想取得成果,有幾個建議可供大家參考一下。
分飾多角需「周身刀」
相對於大企業內每人專精單一位置或技術,以達致產能的最大化,小本經營的自由工作者則需要一人分飾多角,「踩過界」的橫向學習更是必備技能。除了具備良好的語文水平和表達能力,還必須掌握相關的基本技能,例如做記者要懂得如何編輯影片或製片,做市場推廣的要懂會計賬,玩電腦的要學會商貿知識,一定要「周身刀」才可做好工作。
考慮到任何技能都會變得過時,自由工作者必須「學會學習」,提升本身技能以緊貼市場變化,才有效能解決問題及保持出色表現。 別以為自由身便沒有拘束,為工作訂下紀律其實相當重要,因為要經常變換角色,很多自由工作者在完成一階段的工作後,後續便交由他人處理,必須習慣建立完整的檔案或者系統,才可確保工作順暢。
還有一點不可不提,便是要懂得分辨輕重緩急。我一向佩服年輕一代能夠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的能力,然而,他們不懂得分辨事情的優先順序這一點,則令我感到無可奈何。傳媒、電腦等行業已出現大量自由工作者,甚至出現一個獨立的體系。被視為傳統行業的教育界,亦因為電子教學的實施,開始見到類似趨勢。
香港目前有約1000間學校已經或正準備提升學校的無線網絡基建,為學生未來BYOD(自攜裝置)的上學模式作好準備。這中間將涉及逾億元的投資金額,除了對「硬件」如電子設備和可攜裝置產生龐大需求外,人力亦是不可少的一環。學校需要聘用大量電腦人才,而為了配合教學所需,專責系統營運的電腦工程師亦會相當渴市。
隨着教學和科技結合,「電子教學顧問」此一新職位將應運而生,我估計需求還會相當殷切。以逾千間學校實施電子教學來作估算,最少要數百名顧問才足以應付市場所需。這職位除了要有教學的經驗外,還須對科技有深入了解,才可為學生編寫及挑選最合適的課程。老師們不妨從這個方向,考慮一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科技的進步締造了新的工作模式,既然這已經成為時勢,我們何不趁勢而起,發揮自己所長,創造更大的價值。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真菌電池|3D打印無毒兼生物降解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透過3D列印,首次將兩種真菌結合起來,製造出功能齊全的燃料電池,讓微生物透過新陳代謝,將水份及營養物質(例如單醣)轉化為能量。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Canon新產品|新全片幅CMOS 逾4億像素破紀錄
Canon 發表全新35毫米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擁有業界最高的4.1億像素,其解像度高達24K(24592乘16704像素),相當於高清HD的198倍,或者超高清8K的12倍,預計將用於監控、醫學及工業層面。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洩密?|戶外照洩定位 憂成起底工具
美國波士頓初創Graylark Technologies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平台GeoSpy,即使移除照片的EXIF中繼資料(例如GPS定位座標),亦能立刻分析上傳照片的地理標記,例如建築風格、土壤特徵及空間關係。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趨勢|生成廣告片 99%內容虛構
最近越南一位創作者László Gaál,就利用影像生成模型Veo 2,結合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一條保時捷跑車廣告片。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加強人工智能 一鍵呼叫Gemini
三星(Samsung)全新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以Android 15為基礎的OneUI 7.0作業系統,提供長達7年安全性更新。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