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訊息也是決策關鍵(車品覺)
顧客購買的數據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有時候,顧客拒絕購買的數據可能更為重要。
我曾在會議上分享一家珠寶公司的例子,他們不僅收集顧客買了什麼首飾的數據,還收集顧客看了什麼首飾卻沒有買的數據。這個案例很有意思,正面訊息和負面訊息疊加起來,便可更清晰地判斷顧客需求,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生產和銷售。
最近我們發現,美國有家數據公司Granify跟這家珠寶公司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也是通過觀察顧客的「肢體語言」來了解顧客為什麼不買,同樣是從負面訊息去尋找機會點。
預測行為 影響購物決定
這家公司的口號是Do you know which shoppers are not going to buy?We do. And we can change their minds.(你知道哪些訪客不會消費嗎?我們知道,且懂得如何改變他們的想法。)
對於接入Granify平台的電商網站,Granify收集及觀測用戶整個瀏覽旅程的每一細微行為,通過每秒鐘觀測超過400個變數,以理解用戶的數字「身體語言」,並預測他們下一步的行為。一旦決策引擎判斷某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客戶的購買,系統將自動彈出訊息或給出優惠來打消他們的顧慮。
這家公司的可貴之處,在於不但可以預測客戶行為,更加能夠採取行動以直接影響客戶的決定。該公司建立的Influence Lab專注於客戶行為影響的研究,通過市場專家、用戶體驗設計師和數據科學家三方的共同努力,採用消費心理學的技術及分析,以發現用戶想法並系統化地影響其決定,例如當發現用戶對運費有顧慮時,彈出購買達到一定金額免運費的訊息。該公司目前與19個國家的大型零售商都有業務合作,一些成功案例顯示,用戶轉變率可提升多達35%。
從身體語言判斷需求
這讓我想起,早在10年前,我的師父就幫亞馬遜做過這樣一個數據實驗,從一個人敲鍵盤的頻率及時間間隔,來猜這個人到一個網站是買東西抑或僅僅閒逛,以及購買意願有多強烈等。今天我們的科技已經高度發達,大家都在談論「人臉識別」,但我聽說市場上已有技術憑着一個人穿的衣服,就能跟蹤到他在百貨公司內的行為,從而收集到顧客所有的正面和負面的數據。因此,未來的零售店關鍵是能否真正從一個人進入這家店後的身體語言,如「他看了什麼、沒買什麼、最後帶走什麼」,來判斷顧客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數據,而是沒想到去收集哪些數據。因此,要想用上大數據,不只關乎科技的發展,更加在於思維的開拓,只有開闊的數據思維加上先進的科技,大數據的價值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小心漫遊數據「隱形兇手」(林國誠)
不少人即使已選購數據漫遊計劃,卻忽略了一個經常被低估的事項──手機作業系統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於背景自動使用大量數據,導致數據流量無聲無息地消耗掉,影響漫遊上網體驗。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商湯|粵語智能助手懂看懂想
商湯科技(00020)旗下粵語人工智能(AI)助手Sensechat(商量),其全新版本應用程式正式上線,適用於iOS及Android作業系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工業AI平台|輝達德國建工業AI雲端平台
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巴黎VivaTech大會宣布,將在德國建置全球首座工業人工智能(AI)雲端平台。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亞洲智慧創新大獎|即日起接受報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宣布,「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獎」今年正式升格為「亞洲智慧創新大獎」。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主持|巴西虛擬主持 尖酸幽默爆紅
巴西內容創作者菲利普斯(Raony Phillips)最近以人工智能(AI)模型,炮製了一個虛擬角色馬約(Marisa Maiô),其短片近日在社交平台爆紅。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生成法律證據|美研立例 AI生成證據可呈堂
負責制定法院政策方針的美國司法會議,其轄下的實務與程序規則委員會,日前批准就《聯邦證據規則》加入新條文一事諮詢公眾。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Midjourney侵權|荷里活聯手控告Midjourney侵權 AI生成經典角色圖像 斥肆意剽竊
迪士尼、環球影業、漫威、盧卡斯、二十世紀霍士、夢工場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近日聯手起訴美國AI繪圖平台Midjourney,請求法院就其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頒布禁制令,要求對方賠償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