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多數人卻沒有(二)
原文刊於「老占的博客」
社會,聰明的人很多,但質地好的人太少。論聰明,其實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略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區間,除了極個別智商比較高的人。是否聰明更多時候是從一個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處理能力上反應出來。
無論中西方,在社會上,一個人的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是對一個人是否質地好的基本判斷。
事實上,在目前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普遍比較聰明,因為社會關係複雜,人際關係也複雜。除了正常的學業以外,出了校園進入職場,還要處理各種複雜的事務,久而久之,在大染缸裡久了,就自然變得更「聰明」了。老闆選人,從來不先看能力。選接班人,絕對不是能力,而是職業化的品質。
從普遍現象來看,聰明的人能力都還不錯,但不一定都質地好,也就是人品不一定都有保證。質地好的人也並非都不聰明,也有能力很不錯的人。聰明和質地好或者說能力和人品是一對翅膀,缺一隻都飛不高、更飛不遠。
往往很多時候,大家喜歡聰明人,當屬正常。在生活中也時常保持聯繫,但不見得都會願意和聰明人做知心的朋友,反而會願意和人品好,質地好的人成為知心的朋友。
聰明人隱藏的東西太多,變數太大,你不知道他/她內心真實的想法,即便知道也不能/不會拆穿(大家智商其實相差不大,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而且有時還要防著,確實很累。
第六種能力 —- 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第七種能力 —- 擺脫羊群效應
第八種能力 —- 快速恢復的能力
好行業不等於當下的熱門行業,因為你會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要找你自己有優勢的行業。因為,成熟的行業有成熟的公司。除非他們犯下致命性錯誤,別人是沒有機會的。你要選擇的,是一個不那麼成熟,卻有前景、有機會的行業。行業的發展其實是一個曲線,從0到1,到達頂峰,然後逐漸沒落。
如果選擇了一個上升期的行業,那麼往後看,一切都是好的。比如如今的互聯網。只要不犯致命性錯誤,跟著浪潮往上走,就不會有問題。這不需要你有太高於常人的智商和勤奮度,就可以接著往上走。
輸左,咪下場囉。
第九種能力 —- 自律的能力
最後一種能力 —- 就是讓自己活下來的能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IBM新伺服器|維護免停機
國際商業機器(IBM)周二(8日)發布IBM Power11系列伺服器,通過對處理器、硬件架構、虛擬化軟件全面創新,旨在為企業提供高性能、高彈性及拓展度廣的設備,支援在本地環境或IBM雲中實現無縫混合部署。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創客中國|香港分站賽接受報名
2025「創客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香港分站賽,周三(9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8月20日。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Moonvalley|加企推電影製作模型可商用
加拿大人工智能(AI)科企Moonvalley宣布,推出最新專業級影像模型Marey,目前對電影製片人開放,訂閱費用分別為每月14.99、34.99及149.99美元。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風投趨勢|全球次季風投7098億 AI佔45%
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發表最新研究數據,截至上周四(3日)為止,今年第二季全球風險投資總額910億美元(約7098億港元),按年增長11%,惟較第一季1140億美元回落20%。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OpenAI反擊|連挖4名頂尖人才
ChatGPT開發商OpenAI至少有7位員工,先後被Meta以天價高薪挖走,協助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MSL)。
- Posted July 10, 2025
- 0
-
低質論文泛濫|疑「AI工廠」量產 政策相關領域重災 歸咎同行審稿鬆散
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早前刊文指出,過去3年的低質論文數量急劇增加,疑似牽涉「論文工廠」透過人工智能(AI)批量生產。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