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以超過10億美元收購遊戲直播網站Twitch

一直有傳是 Google 收購 Twitch,但結果峰迴路轉,最後Google沒和Twitch合作,反而是Amazon介入,敲定了這次總金額超過 10 億美元的收購,當中包括 9.7 億美元現金和其他股票等。這也是Amazon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之一。
Twitch 是遊戲串流媒體視頻網站中的翹楚,今年7月就有5000 萬名獨立訪客,一月份時 Twitch 稱 58% 的用戶每週的使用時間超過 20 個小時。這裡是高品質遊戲影片集中地,各路高手錄製自己的遊戲影片然後放到 Twitch 上,其他人就會來觀看討論。對玩遊戲的朋友來說,你們都明白看遊戲影片是多麼需時的,Twitch 也因此成了年輕用戶花時間最長的網站之一。
收購之後,Amazon會讓 Twitch 獨立營運還是整合到自家的影片業務中呢?目前尚未清楚,但是Amazon肯定是看中了 Twitch 的廣告潛力,尤其是投放目標為年輕人的廣告。之前就有消息稱Amazon在籌劃影片廣告業務,Twitch 之前也嘗試讓影片生產者參與分成計畫,也有嘗試訂閱服務,未來Amazon可能還會將 Twitch 整合到自家的 Prime 服務中,如是會員就能免費看 Twitch 的收費影片。

此次收購起初看是讓有些人覺得意外的,Amazon自己沒有特別厲害的遊戲業務,影音業務也是以電影和電視劇為主,而不是像 Twitch 這類 UGC 式的遊戲視頻。但是,越過兩者當下的狀態,仔細看看他們想做的事情,你就會發現,其實Amazon一直都想進入遊戲市場,在 2012 年做了一個自己的遊戲工作室,放出了一些輕型遊戲,還收購了一些知名遊戲開發團隊。另外,Amazon的新版 Fire TV 也可以玩遊戲,還提供單賣的遊戲搖控器,有點與Xbox 和 PS 競爭的意思。收購 Twitch 可以獲得大量的遊戲用戶,有助於Amazon進一步擴大遊戲市場。
對 Twitch 來說,需要的是一個能保持超高速增長的合作夥伴。Google 的 Youtube 和 Amazon 都能扮演這一角色,不過,Amazon的 AWS 還有額外的吸引力,那就是許多遊戲開發者也在用 AWS 的服務。另外,Amazon也能幫助 Twitch 處理日漸嚴重的音樂版權問題,這一點主要得益於Amazon同內容提供者之間的關係。
這麼一列,似乎Amazon相比 Google 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能真正原因是,Amazon給了 Twitch 更大的空間。如果被 Google 收購,Twitch 永遠只是 Youtube 身邊的弟弟,但是在Amazon,由於之前沒有這塊業務,Twitch 有機會做成另外一個 Youtube。
Twitch的 CEO Shaer 在訪問中透露了一些訊息,「收購之後我們會保持獨立,我也會繼續擔任 CEO。Amazon看好這件事的長遠價值。」的確,Amazon是以堅持長遠價值聞名的。
這起收購對影片直播市場的影響很大,Amazon搶下 Twitch,毀了 Google 同時擁有 Youtube 加Twitch 的美夢,按 Twitch 現在的迅速增長,如果於Amazon能借到適當的力量,會逐漸成長為真正的影片直播巨頭。
[原文:The Verg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