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做出載人電動飛機嗎?
Kevin 對材料科學和製造業都有不凡的見解,以前便領教過了,想不到他對(電動)飛機的構成因素和業界發展,亦那麼超卓,不知道是否興趣使然?
然我覺得 Elon Musk 那三道題,到底是反映他個人興趣,還是真的覺得項目適合香港(的創業者)?
Elon Musk 指香港是人均擁有 Tesla 比率最高的城市,對沒有揸車的我來說,至少用 Uber 招到 Tesla 的機會率並不太低,有機會跟十來個 Tesla 車主談過話。如是者,我至少知道電動車在這城市是走得通,不缺充電站,政府還提供不少補貼,以冀減低城市污染。
對於投資補貼並興建了車用供電網的政府、電力公司、諸如 EvPower 般的承建商來說,如果供電體系能有更廣泛或更深化的應用,大抵錦上添花。
譬如加快規劃和修訂法案,使潛伏的個人電動載具,像是電動單車、平衡車市場變成合法,或﹐至少變成指定區間內許可普羅市民參與的(競賽)運動項目,應該是個好勢頭。政府也都審議過 Formula-E (電動車的競賽)在港島市區的具體可行性研究了,可以走多一步嗎?
但 Elon Musk 說到的電動飛機,Kevin 進一步指的電動載人飛機?這真的關香港人或香港企業的事嗎?
也許改一改思路,先看看(電動)無人機在香港的發展史⋯
DJI 可謂(電動)無人機的成功企業表表者,香港孕生了像 DJI 這樣的企業,為甚麼偏偏是香港?以筆者所知,雖然美國的學府早就有很多類似的 Project ,雖然印度當地的工程學院更早對多漿企升機的設計和原理提供貢獻,但 DJI 不單證明了香港也做得到,而且香港的環境催動商研合作,把概念由象牙塔帶入工廠,由工廠帶入消費市場。
然,又為甚麼這個有香港因緣的企業,結果要落戶深圳,而跟香港拉開了點距離?我們應該反省香港的創投環境會否名過於實,並對廣深港產業一體化有更深刻的認知,才能突破盲點。
也許 DJI 跟香港仍是近乎零距離的,DJI 在香港積極招聘人才,使有心投入這類無人機研發和商品化的年青人,起碼可以在香港找到就職出路。教產研連結仍存在,有關的企業可不止 DJI ,不必為科研成果和人材投入欠缺出路而過度擔憂。
如果說香港有著數十年電子和玩具業歷史,鄰近珠三角的生產中心,大學工程學院有不錯的培訓和研究條件﹐那甚至足以解釋香港有條件孕育許多 IoT 創新,但當中真的可以包括載人電動飛機嗎?
在小規模工程上有一定條件,大規模的工程,恐怕是不能離開軍工業太遠。 SpaceX 若沒有和 NASA 做生意的機遇,怕且早就泡了湯。要在香港找到電動載人飛機的市場機遇,工程組織條件⋯好像很勉強吧⋯
因航會支持、買入使用?廣東有廠區包得起?嗯⋯大工程非尋常人可為也。
退一步把工程規模縮小到個人飛行工具,即使香港出現像 OpenSky project 的八谷和彥 那級次的發明家,他要試飛,能否在香港找到許可場所?嗯,至少我們有風力不錯、依山旁海的郊野公園,由政府劃了專區給降傘滑翔運動發展呢!只要我們別把郊野公園都徵收發展物業⋯喂⋯說到哪裹了⋯
或者又換一個思路,香港說到底最大的優勢是集資和招商能力,這早就體現在港商如何推動大陸的衛星、火箭工業發展之上,並不是假的。只要香港人敢想致做,能投能跑,沒甚麼不可行。
但即使做了出來,這件事對普羅香港人能產生的影響,恐怕只限於多一隻股票可以炒。對了,比亞迪,先不說會不會爆,這公司也在香港上市哦,沒有香港集資支持,想爆都唔係咁容易。
要承載一個夢,也不簡單。在沒有甚麼比較優勢和有利條件下,香港人畢竟都有參與宇航科研,只是沒甚麼產業化的例子好講。以筆者見聞,國泰、香港航空等公司,都有實際接觸提供周邊服務的創新團隊,由艙身設計到輔助保養工程,到延伸的資訊整合和分析,市場己經向香港公司打開窗口提出需求,但民航公司很難前衛到要投資打造新型態的飛機嘛。
所以,我認為香港沒有國防軍事預算和需求,還是專心推進玩具飛機或不載人的小型飛機就好了。Lyonaeec 正是一家做玩具/模式飛機為主的香港公司,而其設計師 Dr Danny Li 累積了經驗,利用本身的產業條件,做出 Green Pioneeer I 電動飛機,這故事值得媒體採訪了解多點,或許箇中會有些香港因緣可供分享?
說不定,有朝一日會出現電動的海陸兩用輕型載貨工具,抑或是小型的個人噴射海航裝備,在香港成立研發基地。我不知我所描述的兩類東西,大家是否看得明白。這都不是科幻構想,而是實際已有的東西,同時接近「飛行」「電動」兩個元素,是香港人做得來的。值不值得做,怎做才有價值,唔知道,至少我有想過點做,不過我未諗通,或未發達到有條件玩興趣。
這題目,還是交給對飛航有興趣有夢想的人,進一步發揮吧!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