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創五千萬職位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圖片:geralt
創新科技近年迅速冒起,為市場開拓新的投資機遇。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管盧彩雲表示,眾多創新科技中,尤其看好人工智能技術(AI),隨着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機械人和自動化應用愈趨成熟, 預料AI未來十年可帶來2500萬至5000萬個職位。
瑞銀數據指出,去年AI的收益約50億元(美元.下同,折合約387.7億港元),預料每年平均增長20%,到2020年將升至125億元(約975億港元);中期AI產業會開始整合,到2020年總產值可達1200億至1800億元(約1.40萬億港元)。
該行認為,全球網絡用家持續增加,預計2025年可超過50億人,較現時多約20億人,表明未來會使用網絡或流動付款的人亦不斷上升。
盧彩雲說,銀行發展區塊鏈的需要更迫切,「銀行應比人哋行得快」,為客人提供更快更方便的服務。
金融科技助拓客源
她續稱,亞太區金融科技的市場投資,已由2010年的1.03億元(約8.03億港元),急升至2015年的43億元(約335億港元),加大力度發展金融科技已是環球趨勢。銀行作為金融中介人的角色削弱,但銀行亦可用以金融科技尋找客源,分析大數據改善服務等。
該行會繼續發展香港的實驗團隊,推動科技公司交流和合作。
現時金融科技開始吸引投資者的目光,盧彩雲透露,不少已非初創企業,雖未上市,但部分估值較高,投資者須考慮公司的潛力和回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家用機械人能取代外傭?(鄧淑明博士)
這陣子周遭都有朋友談論人形機械人的發展,有朋友正計劃訂購一部家用人形機械人取代外傭,問我是否可行。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記憶體缺貨|需求持續緊張 一個月炒貴逾倍
全球科企搶建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對記憶體(RAM)的需求持續緊張,其定價達到令人咋舌地步。不少打算聖誕假期「砌機」的用戶,已對炒價飛漲感到「切膚之痛」。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本地科研成果|城大晶片封裝新材料 明年投產
人工智能(AI)、高效能運算(HPC)及5G通訊等技術發展迅速,業界對晶片效能及可靠性的要求日漸提高。香港城市大學系統工程學系馮憲平教授領導團隊,早前獲「產學研1+計劃」撥款資助,旨在解決三維積體電路(3DIC)半導體晶片封裝中的金屬化挑戰。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AI審查論文|吳恩達研AI審查論文系統
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最近發布一款全新的「智能審稿者」系統,用於審查研究論文。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麥肯錫報告|AI代理勝任美44%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最新一份報告指出,雖然人工智能(AI)在技術理論上,能夠自動化大約57%美國工作時數,但這數字反映技術在任務層面的潛力,並非必然取代大量工作。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阿里雲|「百萬Token」助企業開發AI 港業務雙位數增長 續加碼擴建
阿里巴巴(09988)最新財報顯示,雲業務交出亮眼成績表,財政年度第二季(截至9月底)收入按年增長34%,錄得398億元人民幣。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AI輔助醫療 減人為失誤(車品覺)
試想像一下,如果醫療文檔不再純粹是冰冷的檔案,而是能主動發出預警、優化流程的智能夥伴,而人工智能(AI)正把這願景變為現實。
- Posted November 2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