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簡化「好易畀」開戶再搶灘 入門版免身份證 升級可銀行轉賬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八達通今年4月推出的「好易畀(O! ePay)」,因申請手續繁複備受批評,該公司昨推出新版「好易畀」,簡化登記程序及提升多項功能,登記開立最基本的賬戶毋須身份證及審批,成功登記後可即時進行個人對個人(P2P)或其他支付服務,儲值上限3000元。
「好易畀」賬戶可登記最多10張八達通卡,功能包括隨時為八達通卡增值或把資金調撥,並可透過所有7-11便利店利用二維碼進行現金增值。部分「好易畀」賬戶可與21間銀行戶口連結,作增值或轉賬。通過支援Touch ID技術的iOS設備,可用指紋登入。
至於市場最關心的網上支付系統問題,「好易畀」可在指定20多間網上商戶進行網上付款。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好易畀」可延展至線下實體商店支付。
3類賬戶 交易限額各異
「好易畀」最初推出時,由於登記需身份證、需數日審批才可使用,而登記其他八達通卡與「好易畀」戶口連結,亦需24小時後才能使用,手續繁複,令不少人卻步。張耀堂坦言過去多月「聽到用家的聲音」,故推出改良版,冀「好易畀」的普及程度可追到實體八達通卡;現流通的八達通卡有3000萬張。
新版「好易畀」把賬戶分為3類:12歲以上客戶毋須身份證登記,只需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便可申請成為「好易畀Lite」賬戶,成功登記後可即時開通使用,儲值上限3000元、每日交易上限3000元,每年交易限額為2.5萬元,並可透過八達通卡轉入或轉出款項,或透過7-11以現金增值,但不可與銀行戶口互相轉賬。
另外兩類賬戶為「好易畀Plus」及「好易畀Pro」,可擴大交易及儲值金額上限,以及利用銀行戶口轉賬,申請者須年滿18歲或以上,及要提供身份證及副本等其他資料。「好易畀Plus」儲值上限1萬元、每日交易限額1萬元,每年交易限額為10萬元;「好易畀Pro」的儲值上限及每日交易限額均為1萬元,但不設每年交易限額;「好易畀Pro」必須為渣打客戶,要透過渣打網上銀行登記。
加入好友即賞10元
「好易畀Plus」及「好易畀Pro」客戶亦可以把賬戶與銀行戶口連結,進行轉賬,有21間銀行可供選擇,惟每個「好易畀」賬戶只可與1間銀行的戶口連結,轉入銀行賬戶金額不設限制,但由銀行戶口轉入「好易畀」賬戶則每日最多1000元,轉賬需時兩個工作天(T+2),每月從「好易畀」轉賬至銀行戶口超過5000元,八達通會收取0.5%的手續費。
此外,八達通推出總值逾200萬元的客戶獎賞推廣活動,包括首20萬名申請「好易畀」及加入好友的新客戶,每人可獲10元獎賞。由於iPhone的近場通訊(NFC)無公開開放,iPhone使用者須利用流動讀寫器進行拍卡增值,推廣期間,首1000名客戶可以88元優惠價購買有關讀寫器。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加州AI法 平衡創新與監管(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全球科技界與政策制定者共同面對的難題。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施密特警告|谷歌前CEO憂AI學會殺人
谷歌(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上周在倫敦Sifted峰會警告,人工智能(AI)模型容易受到黑客攻擊,「有證據表明,你可以入侵模型,無論是封閉還是開放的,你都可以對其破解以移除護欄。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雲深處科技|國產工業機械人 耐寒毋懼雨淋
「杭州六小龍」之一的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DEEP Robotics),正式推出全天候工業級人形機械人DR02,支援IP66防水防塵標準,適應戶外淋雨、潮濕等複雜環境。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人工智能現況報告|44%美企訂購AI 平均耗413萬
英國風投Air Street Capital及人工智能(AI)投資者貝奈奇(Nathan Benaich),日前聯合發表年度《2025年人工智能現況報告》。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思科新路由器|瞄準超大數據中心
隨着人工智能(AI)工作負載增加,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功率,以至空間限制不斷擴大。美國網絡設備生產商思科(Cisco)推出8223路由系統,旨在高效安全地連接數據中心。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紐約梅隆銀行|法務部率先用智能助理
一般人往往認為在歷史悠久的企業,法務部門相對重視合規、審慎保守,對人工智能(AI)這種新技術抱持戒心。然而,擁有超過240年歷史的紐約梅隆銀行(BNY),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
-
紐約梅隆銀行|BNY自研平台 讓AI滲入各業務 擁近百數碼員工 保留人力作監督
作為擁有逾240年歷史的銀行,紐約梅隆銀行(BNY)一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中樞機構。該行近年以開創方式擁抱人工智能(AI),展示了傳統金融巨擘的革新決心。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