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局須兼聽民意(莫乃光)
上周五創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楊偉雄毫無意外地出任局長。甫上任,楊便宣布九大工作項目,重點提到跨部門統籌、鼓勵投資、支持本地科技應用和人才短缺等我與業界上周在記者會上提出的關注。本屆政府餘下任期有限,廣納意見、跨部門協調和執行力將是決定今次能否成功的幾個關鍵。筆者期望創科局認真檢討過往的不足,跨越以往政策欠統籌、成效低的問題,着重為本地業界拆牆鬆綁,訂立目標,打好未來發展的基礎。
社會憂慮 利益輸送
楊局長大派定心丸,表示會同時推展所有工作, 而且有信心落實;特首其後發言時則打圓場叫市民不要期望太高,預先做好「期望管理」。當然,要短期內令問題迎刃而解並不可能,政府再次大張旗鼓之時,應先回頭看看,處理現有深層次的、涉及不同部門的問題。
田長霖教授10多年前對發展科技的洞見,今天仍然適用。大灑金錢做曇花一現的事容易,難的是在人事更替或結構轉變之間,政策能持續修正和完善。筆者以往多次提到,績效檢討、廣聽民意和加強內部協作是創科局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上周六《信報》的社評指出,政府高調扶持創新科技發展,須要動用土地和公帑等公共資源,有機會惹來公眾疑慮當中的利益輸送,因此若政府希望創科局能夠順利推展項目,必須以行動顯示透明、公正,並願意聽取不同聲音。筆者對此非常認同。從討論創科局成立的爭議可見,社會不希望創科局推出的政策成為政商權貴私相授受的泉源;要回應公眾對監察創科局的訴求,筆者認為擴闊諮詢層面、政策檢討常規化和制訂透明公開的成效指標值得探討。
民間組織前線科技人員早前檢討創新科技政策和展望,最近撰文建議香港需要(如關鍵績效指標)檢討科技政策的工具,並以新加坡政府參與「全球智能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和美國政府的「IT儀表板」為例,以免重蹈過往政策上朝令夕改的覆轍,幫助公眾了解資金運用與項目實行的效果。
過往的諮詢架構如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除了委員以外,還設有數個專責小組,處理數碼共融、電子政府等專題,現在的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的組成傾向,只集中部分範疇(如科研),比以往更為倒退。
績效指標 有助協調
如何加強政策實施部門之間的協調,處理部門不願意「越線」到其他人的職權範圍是問題核心。當局的研發中心、生產力促進局、科學園、數碼港、投資推廣署等各自推行有意義的工作,若能加強協調,定能發揮更佳的協同效應。
今年9月,新加坡內閣改組,總理李顯龍一次過委任3名統籌部長,分別專責處理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政策、基建,回應社會批評政府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同時希望帶入前瞻思維。
香港引入統籌部長未必可行,但值得參考引入政府內部合作解決問題和溝通的機制,幫助創科局的高層次政策目標在不同政策局、部門、法定組織等貫徹落實,處理跨部門的複雜問題,例如數據應用、土地問題和智慧城市,令項目、法例、資源更協調和配合長遠目標。
局長說要幫香港賺錢、分一杯羹,建立人才庫, 而幫助本地業界和中小企克服採購、招聘難都是政府不能避免的問題。有業界朋友對筆者說,對創科局的九點重點工作未有觸及實際問題如幫助本地科技企業和中小企拓展商機、為科技界從業員改善待遇感到失望。在特首和楊偉雄局長的宏大藍圖中,希望能夠聽取不同聲音,用行動支持不斷默默打拚的本地科技業界成長。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氛圍編程」助構思落實(黃岳永)
在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多年後,今年香港科技大學有個明顯變化:即使是一年級的新生,也需要嘗試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原型(Prototype)。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新聞真假難辨 AI淪造謠幫兇(郝本尼)
早前美國保守派政客柯克(Charlie Kirk)遇刺後,人工智能(AI)不幸淪為了謠言加速器,甚至變成新的政治動員工具。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證件相|廉價AI工具大熱 影樓生意難做
從執相工具Photoshop興起,到數碼影像爆炸式增長,以至菲林相片衰落,近期廉價人工智能(AI)工具大熱,一張生活照可變身影樓證件相,更可搭配背景、服裝顏色及姿勢,威脅攝影行業生存。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證書|Gemini教育證書免費報考
科技巨擘Google正為旗下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籌備相關證書,最近首先推出是Gemini認證教育工作者(Certified Educator)證書。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泡沫|OpenAI主席預警人工智能泡沫
OpenAI董事會主席兼人工智能(AI)代理初創Sierra行政總裁泰勒最近接受科技媒體The Verge採訪表示,「我認為AI確實會改變經濟,而且它會像網絡一樣,在未來創造巨大經濟價值。」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摘要惹官非|《滾石》母公司控告谷歌AI摘要 不滿吸走流量 強迫免費提供內容
美國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自2024年5月,開始推出人工智能摘要(AI Overviews),新功能讓讀者毋須到訪網站都可閱讀資料簡介,之後惹來出版商反彈,指做法令網絡流量及廣告收入大減,對商業模式備受威脅。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50家聰明公司|DeepSeek宇樹上榜(凌通)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發布「50家聰明公司」最新評選結果,DeepSeek、宇樹科技等內地星級創企均榜上有名。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