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滙款商食正電商潮 生意做大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在電子商貿全球盛行的背景下,跨境滙款依舊昂貴及費時,多間新創企業瞄準這一市場空隙,推出比傳統銀行更快捷、方便及透明的支付服務。以英國倫敦為總部的國際滙款公司WorldFirst,因中國中小製造業紛紛發展電子商貿、向國際市場拓展的大潮流,正在亞洲區飛快擴張。
WorldFirst亞洲區董事總經理Jabu Henson表示,亞洲業務在2015年錄得逾倍增長,現時中國電子商貿業務佔World First全球收入約40%,隨着新服務推出及進駐新地區,相信2016年及2017年能夠繼續增長100%或以上。
WorldFirst兩年前在港設立辦公室,現正洽談在深圳或上海設立內地辦公室,與當地夥伴合作做人民幣收款,又計劃5月進軍日本。
WorldFirst創辦人Jonathan Quin和Nick Robinson本來在巴克萊和花旗擔任外滙交易員,但感到大銀行對大企業服侍周到,對中小企卻不太公平,滙款有很多隱藏收費,又費時幾天才到賬,於是在2004年創業。Henson表示,公司收費較平,是因為利用ACH網絡而非SWIFT網絡,又簡化了付款程序,且無實體店,透過網絡及電話提供服務。
Henson相信,「SWIFT可能很快會變成陳舊的技術」,因為SWIFT網絡要經5重人手,但新科技已將過程縮至3步。
港FinTech可取經倫敦
未來即時跨境網上滙款的成本更可以壓至近乎零(negligible),特別是區塊鏈(blockchain,分布式數據庫,毋須中央清算)技術料在一兩年會被銀行界應用,屆時業界都要轉靠增值服務來吸客。
談到外界批評香港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落後新加坡及監管太嚴,他指出,如今新加坡、香港及台灣都鼓勵以沙盒形式(sandbox)做金融創新,香港有許多FinTech企業和天使投資者,創新環境不差,惟「可做的事還有很多」。他補充,「新加坡和香港其實都落後過倫敦」,倫敦是最先鼓勵金融科技的城市,台灣早前也有向倫敦取經。
採訪、撰文:林嘉敏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時代手機市場再洗牌?(黃岳永)
筆者多年來一直是蘋果公司(Apple)的忠實擁躉,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以來,每年都飛赴美國購買最近推出的新款iPhone,因此被冠以「果粉」之名。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抗菌機械人|浸大納米機械人能降解污物
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梁湛輝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以及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城院區的科學家,研發一款多功能納米機械人。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蘋果智能搜尋|蘋果傳組新團隊專攻智能搜尋
彭博記者格爾曼(Mark Gurman)近日發文指出,蘋果公司(Apple)低調成立一支名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簡稱AKI)的團隊,專注於人工智能(AI)搜尋及問答技術。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港網絡攻防賽|逾1400人參加
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聯同數字政策辦公室,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合辦的「網絡攻防精英培訓暨攻防大賽2025」上周舉行頒獎典禮。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減少生物實驗|內地神經擬態電腦「悟空」面世
內地浙江大學腦機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近日發表新一代神經擬態電腦Darwin Monkey(悟空),聲稱為國際上首台神經元規模超過20億、基於專用運算晶片的神經擬態電腦。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司法AI|英司法部3年內9萬員工用AI
英國司法部上月底公布《司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由監獄部長蒂姆森(William James Timpson)提出,打算未來3年利用人工智能(AI)提高司法服務效率。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
-
AI編程|72%開發員 拒完全依賴AI寫App 近半數質疑準確性 校正編碼更費時
程式設計論壇Stack Overflow發表2025年度調查,在今年5月29日至6月23日期間,訪問來自全球177個國家的4.9萬名專業開發人員,發現84%受訪者正使用或計劃使用AI工具,47.1%開發人員每天都使用。
- Posted August 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