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猶太人創投法則
原文刊於「老占的博客」
五年前,Saul Singer聯手Dan Senor撰寫了《Start-Up Nation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跡的啟示》,讓全球關注這個人口只有800萬的猶太民族。時至今日,以色列活躍的創業氛圍和完善的生態體系已引發新一輪的猶太人歸國浪潮。
巴菲特向來很少投資海外企業。但早在2006年,巴菲特以40億美元買了以色列金屬公司ISCAR Metalworking約80%的股權,這是巴菲特當時在美國以外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交易,也是以色列歷史上來自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2013年,巴菲特用20.5億美元買下剩餘20%的股權。同年年底,巴菲特收購了以色列電纜公司Ray-Q。
李嘉誠也是頻頻出手。他旗下的高科技創業投資基金Horizons Ventures已投資了超過25家以色列初創公司。兩年前被Google以10億美元收購的以色列導航軟體公司Waze,早期就是李嘉誠投資的。以色列創業可謂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每年都有數家企業被美國科技巨頭收購或赴納斯達克上市,但為什麼其本土難以誕生Apple或Google這樣的巨頭?
同時,蘋果、Google、Facebook、思科、英特爾、IBM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涉足。蘋果收購了以色列體感技術公司Prime Sense,個人助理應用Cue;Google收購了導航軟體公司Waze,安全初創公司Slick Login;Facebook以1.5億美元收購資料分析服務公司Onavo。
Intel, Cisco, Microsoft等公司不僅收購以色列公司,還將其海外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在當地高薪聘用頂尖的專業人才。
PwC發佈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退出報告》稱,去年以色列退出交易創紀錄地達到150億美元,共有18家公司上IPO。網路安全公司CyberArk Software就是成功IPO的典型案例。CyberArk這個項目去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風投JVP已擁有其45%的股權,醞釀了10年,最初幾年安全性在穩步提升,但增長緩慢,真正指數式爆發增長發生在近幾年,這個項目帶來了巨額回報。
據Dow Jones旗下的研究機構Dow Jones Venture Source統計,退出速度在不斷加快。2009年,科技公司平均退出時間是8.59年;2013年,平均退出時間為5.5年;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平均退出時間降至3.95年。
今年海南島亞洲博鼇論壇期間,以色列創業之父Yossi Vardi接受專訪時表示,從孩子出生開始,以色列母親就教育他要發問,要辯論,要挑戰權威;當孩子六歲時,以色列母親期待他未來能贏得諾貝爾獎。
你如何教你的子女?長大做醫生、律師、定投行?人家教仔是要改變地球,拿諾貝爾獎、拿奧斯卡金像獎。
剛剛結束的法國康城電影節上,Nathalie Portman導演的首部電影《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參加了特別展映單元。電影改編自以色列著名作家Amos Oz同名小说。《愛與黑暗的故事》演繹了以色列建國前後猶太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從相互尊崇、和平共處,到兵刃相見、冤冤相報的錯綜複雜的歷史。
年輕的Portman為何關注這一題材?原來,她出生於耶路撒冷,有一半猶太血統,曾祖父母死於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位黑天鵝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從哈佛心理學專業畢業後就去了希伯來大學念碩士。她主動向原作者Oz請到了編劇權。為了表現詩意與張力的語言,她不計成本地堅持用希伯來文拍攝影片。她自己精通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和希伯來語,在劇中,她出演的奧茲是一個會十幾種語言的母親。
從小我母親告訴我要成長,要獨立,她時常稱我是笨小孩,誇我的表兄們聰明,但我就是要證明她看錯了。Yossi說道,以前猶太母親希望孩子成為律師,但現在每位母親都希望自己孩子退學創業。
全球猶太人口1400萬(600萬在以色列),我們時常發問,憑什麼佔全球人口0.2%的猶太人卷走了20%的諾貝爾獎?最近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位學者,就是挑戰在別人看來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實,此前大家都認為他愚笨,去糾結已經揭曉答案的問題。
學校和軍隊很大程度上塑造和錘煉了以色列人的個性。戰爭賦予大家一種危機感,我們明白只有通過科技力量不斷提升武器和戰鬥力才能打贏。所以很多技術事實上最初源自學校或軍隊。
軍隊塑造了很多年輕人的個性,教會大家團隊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如果戰場上所有人倒下了,只剩下最後一名士兵,那他就是軍官,在以色列,每個人都具備領導力的DNA,軍隊管理也是扁平化的,我們既要自己做主又要聽從指揮,我們稱之為「有組織的混亂」。
兩個猶太人至少有三個想法。猶太人與美國人一同共事,領導宣佈一項計劃,美國人會按計劃執行,而猶太人會說No,他們的黃金準則是聆聽每個人的聲音,因為年輕人思維更活躍,很有可能他的想法是對的,真是如此,我們會修改方案,調整方向,不會採用閉門政策。
猶太人不僅習慣於打斷他人追問為什麼,還喜歡打破規則,不會像德國那樣嚴格恪守規則,有必要時會靈活地繞過去,有點類似於中國人的處事方式。
Chusph一詞可能多少印證了猶太人的個性。它既可以指勇敢、愛冒險,也可以指頑皮、挑戰權威、不尊重他人。就像是硬幣的兩面,Chusph同時蘊藏積極和消極的涵義,關鍵取決於結果如何。
除了學校、軍隊、猶太母親之外,孵化器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如果投資失敗,政府會提供一定的資金補貼;一旦成功,所有收益都歸投資者。
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集團成為當地著名VC 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 (JVP)的戰略投資人。此前,百度、奇虎360等互聯網公司共同投資了以色列風投公司Carmel Ventures;聯想集團以1000萬美元投資了以色列基金Canaan Partners Israel。2013年,平安集團旗下的Ping An Venture發起了一隻1億美元的基金,專門投資以色列和美國的創新創業。此前投資過經緯中國、君聯資本等基金的盛景集團,自去年起,也成立母基金專門投資以色列和矽谷公司。
強國資本大舉進軍以色列背後到底釋放著什麼信號?我們這個小團隊去年共四次來往以色列、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談合作,近期我們投資的以色列公司也會來中國尋求合作,也為未來開拓中國市場建立基礎,其實中國人和猶太人有很多共通之處,彼此合作建立信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圖像辨識革命(林國誠)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快速進步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新突破來自OpenAI的o3模型。這款全新模型引入圖像分析能力,尤其是「看圖辨位」功能的推出,瞬間成為科技界焦點。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大戰|Perplexity登陸WhatsApp 香港可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宣布,旗下聊天機械人登陸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體X表示,「現在你可直接從WhatsApp使用Perplexity。答案、來源、影像生成。更多功能即將推出!」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o3及o4-mini現「幻覺」頻率飆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LLM)o3及o4-mini,在編程、數學推理等任務表現卓越,被稱為該企至今最強模型。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Posted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