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創魚胚胎試毒 護膚品雌激素現形(紀曉風)
近年接連發生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劑奶茶、地溝油等事故,食品安全問題令人關注。香港科技園培育公司「水中銀」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全球首創的「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檢測食品、化妝護膚品、藥物、飲用水等,由於能同時測試過千種有害物質,較現時每次只能化學檢測5至10種,更能發現「漏網之魚」,提升食品安全,更成功獲美國風險投資公司中經合注資。水中銀在一項市面護膚品測試中,發現部分品牌護膚品含類雌激素,一滴已足以令一隻青蛙由雄性變雌性。
水中銀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陳子翔表示,據美國環保局統計,現時市場上有逾8.7萬種化學品,惟已知的毒素只是冰山一角,化學方法對未知樣品的毒性檢測,只有約20%的準確率,而傳統的化學測試,每次只能檢測出5至10種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黃麴毒素等,其他不在檢測範圍內的有毒物質,就無法被檢驗,而政府對食品、化妝品等的安全檢測,亦不全面和過時,結果出現很多「漏網之魚」。
但魚類胚胎毒理測試,包括已申請了部分國家專利的「轉基因鯖鱂魚」(發光魚)及「斑馬魚」,則能同時測試過1000種有害物質,能將安全標準從現時只有30分的水平推升至80分,但成本只須提升30%,故已成功獲歐洲、內地、香港等共十間商業機構包括跨國化妝品及食品集團、3至4個政府部門和部分學術單位採用,「在內地,我們已跟糧油集團簽約,並正斟洽飲用水機構合作。我們除會替產品進行測試和風險評估,亦會作技術授權,我們有養魚場供魚、質量管理技術等,日後亦會發出測試安全認證。」
一滴雌激素 青蛙雄變雌
他透露,為建立內部數據庫,他們定期測試市面上的消費品,結果在測試護膚品時,發現有一定數量的品牌護膚品,含類雌激素超出世衞建議每人每日雌激素的攝取上限,「我們把某護膚品加一滴落清水做測試,結果一星期後,發現可以令雄性的青蛙,變成雌性。」他們又曾對食用油進行檢測,發現在中港台市面上有食用油,所含的有毒急性化學物,令斑馬魚即時死亡。
科技園培育 獲創投注資
研究化妝品科學的IVE(沙田)應用科學系講師周卓峰表示,本港沒有專門監管化妝品的法例,沒有抽驗機制,難辨護膚品是否含雌激素。他指出,雌激素主要令護膚品的效果增強,如再生、去垢及保濕等,分植物性類雌激素如黃豆及人類雌激素兩種,其中人類雌激素會引起物體排斥反應。但他估計,含雌激素護膚品在美容院出現較大,至於零售市場,因醫學美容備受關注,他估計,大品牌不敢冒險,細品牌則因成本問題難以採用。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則指出,護膚品一般不會含雌激素,亦未有人投訴因使用護膚品而使身體吸收過量荷爾蒙,認為市民不用擔心,「不排除有護膚品使用微量,但若過量使用,即含有藥性,是受藥物條例監管,需要註冊,一般護膚品作用只是潤膚,不應含藥性。」
2011年成立的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科技園培育公司,曾獲1000萬元天使投資和政府啟動資金,最近更成功獲中經合集團注資,並由中經合創辦人兼董事長劉宇環出任主席。劉宇環表示,香港是金融中心,有來自全球的資金,近年更積極協助科技初創企業,如成立數碼港等,認為香港有好人才、好大學和好的基建配套,能成功吸引更多像他的投資者。
本身在北京出生、台灣長大的劉宇環指出,近年台灣因政治因素,科技企業發展走下坡,他相信,香港雖起步較遲,但仍能趕上。
中經合集團管理八支創業投資基金,是最早在亞洲從事風險投資業務的機構,並於早年進入內地,現時的投資組合公司包括逾150個信息科技、醫療和清潔科技企業等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更多紀曉風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城大國際科研排名榮膺全港第一 HK Tech 300列高校推動創新產業示範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致力推動教研創新,培育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在最新公布的國際權威排名之中,城大推動科研成果排名耀眼。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發布的「2025科研領導者」排名榮膺全港第一、位列全球第70位。城大科研成果助力創新產業應用顯著,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榮登全球第一位之際,城大HK Tech 300計劃更獲政府列為高等院校推動創新創業生態蓬勃發展的案例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粵語評測平台|中大首創平台 測LLM粵語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推出全球首個粵語動態評測平台CLEVA-Cantonese,旨在建立公平、持續、標準化的基準評估,揭示各類大型語言模型(LLM)對粵語的支援程度。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小說爆紅|日出版商角川 網載AI小說爆紅
日本出版商角川集團旗下網絡小說平台Kakuyomu,近日一部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作品,名為《我在街角偶遇一個女孩,對她使用了治癒魔法,治好她不治之症及失明,她從此對我產生了很深感情》,意外登上每日綜合排行榜首位,在日本文學界引發軒然大波。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希路能源|港設充電站 貨車可用
本地科企希路能源(Halo Energy)聯同物流設施供應商嘉民集團(Goodman),在其物流中心啟用「全港最大型」商用電動車快速充電網絡。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百億超算中心|亞馬遜858億超算中心 一年建成
亞馬遜(Amazon)在印第安納州約4.85平方公里土地上,短短一年內建造了一座數據中心。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