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真正優勢
本文作者Leon Ho為 Lifehack 創辦人
近年科技公司成為大勢所趨,全球頂尖的公司如Google、facebook等都是科技公司。除了是因為我們對科技的需求增加外,還有一些重要原因,令科技公司拋離一般的公司。
科技公司較多突破,因為他們可以創造/改造自己的軟件,利用軟件將公司已掌握的技巧倍大效用,而一般公司就需要倚賴第三方公司。科技公司首先會理解清楚自己和客人的需要,再自行度身訂做軟件。當需求有變時,他們可以自行改動。
由於很清楚知道軟件的用途、好處與限制,他們並不會被它牽着鼻子走;而一般公司,很多時候會不自覺地將軟件的特性當成自己真正的需要,即使清楚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想將之客製化,表達過程也困難重重,因為公司裏缺乏科技人才,難以將他們的意念傳遞予工程師再應用於軟件內,難怪一般公司都傾向改變自己去迎合軟件。結果,本來用來輔助我們的東西,反而牽制了我們,成了絆腳石。
以我們公司做例子:最近我們把使用了一年多的「文章報告」擱在一旁,改用一個更快捷且能反映真實狀況的方法。「文章報告」是我們過往投放大量時間和資源的軟件,能計算我們各類型文章的轉載率,從而顯示哪種寫法較好,曾幫助我們快速達成目標,但效果並不持久。這是因為此報告沒有把題材、點擊率等重要因素一併計算在內,而且累積足夠樣本需時,大大降低了編輯理解讀者需求的進度。雖然「文章報告」存有大量數據,現時也必須理智地將它打入冷宮。
另外,最近我們亦停用了數年歷史的訊息工具HipChat,改用Slack,以方便公司新架構的需求,有利不同崗位的人更有效地溝通和分享資訊。
改變的確需要力氣,初時必定會不大適應,但沒有改變,就沒有突破。如果要總結科技公司的強項,其實很簡單,就是凡事都有可能的心態,不要被軟件限制,更不要被自己限制了自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tlas|OpenAI新瀏覽器Atlas 挑戰谷歌
美企OpenAI推出整合人工智能(AI)的網頁瀏覽器ChatGPT Atlas,試圖與搜尋引擎巨頭Google競爭。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HistoSonics|李嘉誠基金助英引進治癌神器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9月在本港引入首部HistoSonics儀器,為肝癌患者提供無創、無痛、高效的治療選擇。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AI末日論泛濫 亟需具體對策 科企領袖搶先示警 惹轉移視線之嫌(郝本尼)
《黃仁勳傳》作者維特(Stephen Witt)早前於《紐約時報》撰文表示,人工智能(AI)可以越過人類審查機制、生成惡意內容,並且也能隱瞞動機、欺騙監測以至自我複製。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企業爭勝重在人機互補(車品覺)
當Claude Code能聽懂「幫我構建一個電商推薦系統」的自然語言指令,並在15分鐘內輸出可運行代碼時,「寫代碼」的定義正被改寫。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UniFP|新技術讓機械人學靈巧施力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與北京郵電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提出全球首套用於足式機械人的「統一力位混合控制策略」(UniFP)。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X新功能|社媒X推用戶名稱交易平台
社交平台X正式推出暱稱市集(Handle Marketplace),讓高級或進階的付費訂閱用戶,能獲取其他已被非活躍用戶註冊的名稱。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人腦模型|MIT研體外仿生腦 助開發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最近發表論文,介紹一個精細人腦模型miBrain,可用於個人化疾病研究與藥物開發。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