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的2016(方保僑)
過了聖誕就快到新年,各大科技專欄及媒體少不免要回顧一下2015年的IT界大事,以及對2016年科技業進行前瞻。不過,我覺得這幾年,手機等智能裝置已經鬥得難分難解,可是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到了樽頸,除了更高解像度的顯示屏、更高速的中央處理器、更纖薄的機身、更大的記憶體容量及更高的性價比外,還可以鬥什麼?各大廠商於是向周邊產品推進,智能手錶是其中一種,但連Apple Watch也未能大賣,內地的智能手錶和手帶已把價錢推至新低點,還可以怎麼辦?
這幾年,一直有大型科技企業不斷研究虛擬實境(VR)技術,包括Facebook於2014年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 VR、Google推出Cardboard VR計劃、Samsung採用Oculus技術的Gear VR(已經推出了兩代),以及HTC期望十分高的Vive計劃。
成敗取決軟件支援
其實虛擬實境並不是什麼新事物,早於1995年,美國西雅圖已有公司推出了Virtual i-Glasses,原理跟現在的VR頭盔大同小異,裏面有兩塊QVGA液晶體顯示屏,也有定位儀器以追蹤頭部擺動,主要用來接駁電腦遊戲及電視遊戲機。該裝置當年在香港推出時曾引起哄動,但熱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太多軟件支援,就跟早年面世的3D電視一樣,很快便找不到市場支持點,加上不能隨時隨地使用,令實用性大減。今次這麼多公司押下重注,想在虛擬實境市場分一杯羹,成敗也將取決於有否足夠軟件支援,以及除個人娛樂之外,有沒有其他實際的用途。
2016年將會是虛擬實境重要的一年,且看看最後鹿死誰手。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影片摘要功能輕鬆學習(黃岳永)
暑假外遊是不少港人的必然選擇,但筆者愈來愈覺得夏天並非旅行好時機。港人熱愛到訪的日本和歐洲,多處氣溫錄得攝氏36度至38度。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AI時間觀念差?|AI感知時間異於人類恐添亂
北歐丹麥奧爾堡大學電子系統教授波波夫斯基(Petar Popovski),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綜覽》雜誌發表文章,指人工智能(AI)感知時間方式與人類不同。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Tensor|美企宣稱明年發售L4級自駕車
美國加州聖荷西初創Tensor近日宣布,明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面向消費者的L4級自駕車robocar。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遭遇行星撞地球|易過被雷劈
美國歐林工程學院、馬利蘭大學,以及北歐丹麥奧爾堡大學聯合團隊新近發表論文,利用最新的近地天體族群模型NEOMOD2,模擬了500萬顆小行星的軌道,以計算它們在150年內跟地球相撞的機會。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可投身藍領?|高盛料AI搶飯碗屬暫時
高盛研究部最近發表報告估計,一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融入常規生產,將使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市場的勞動生產力提高約15%。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保險業AI應用|張雲正:挑戰在資源及認知
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昨接受傳媒訪問稱,本港約有157間保險公司,涵蓋壽險、產險或兩者兼營,規模不一。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保監促進採用AI|7險企重點參與 將設立卓越中心 推動轉型培育人才
保險業監管局昨啟動「人工智能促進計劃」,加快保險業採用人工智能(AI)技術,以及發展香港成為AI區域樞紐。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