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潮席捲IT業 人才仍渴市 增值闖出路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資訊科技人才難求,但又經常成為裁員首選,可見行業存在人力資源錯配。(法新社資料圖片)
近期一些企業裁員時,IT部門往往首當其衝,令合約員工痛失飯碗。與此同時,有科網企業反映難以在港招聘人才,不惜提供優厚待遇吸引加盟,IT行業可說危中有機。《信報》StartupBeat請來Green Tomato & GT Group策略總監莊芷坤,讓對方以僱主的角度,暢談IT人前景。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莊芷坤 Green Tomato & GT Group策略總監
尹: 初創公司今時今日是否仍渴求IT人才?招聘困難的原因又是什麼?
莊: 以我理解,初創公司聘請IT人才現在算是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及開發人員(Developer)對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跟美國及中國(內地)公司的條件看齊。
香港初創公司待遇難以追上美國和內地,原因在於我們融資額較小,亦未有獨角獸(Unicorn,估值10億美元以上但尚未上市的初創公司)。其實在本地從事IT待遇不差,可是一個計算機工程學系的畢業生,要求的薪酬卻媲美銀行家,在香港而言是不切實際的。
留住人才節省成本
尹: 貴公司一向招聘不少IT人才,請問現在有多少員工?對挽留人才有何辦法?
莊: 我們去年新入職的員工有50多人,員工總數200多人。招聘不容易,沒有捷徑可言,會用盡所有渠道尋找人才,例如透過LinkedIn或獵頭公司。
留住員工方面,除了提供足夠的培訓,我們留意到IT人有黑客心態,會私下做自己感興趣的項目(side project)。我們會盡量配合, 讓他們得以發揮所長。公司能成功留住優秀員工,就是節省招聘成本的最佳方法。
尹: 有些企業狠心解僱IT人,你卻千方百計留住他們,動機是什麼?
莊: 因為我公司實在需要一些懂得自我增值的人才。大企業與初創公司相比,兩者的管理思維截然不同。大企業對崗位要求很清晰,包括職責、階級及角色,分工細緻,活像機器不同部分的螺絲。至於初創公司,無法把工作仔細切割,同時亦期望員工自我增值,學會更多新技能,以應付瞬息萬變的市場。若有這種人才,實屬難得,值得挽留。
專業外判收入豐厚
尹: 依你所見,香港初創公司給予IT人的待遇能否跟大企業看齊?
莊: 大企業可以給予系統分析師(SA)每月5萬至6萬元的薪金,但初創公司本身沒有龐大的現金流,只依靠投資者的資金營運,難以開出同樣條件,那麼創辦人惟有靠誠意招攬人才。
尹: 有人認為本港的企業一直把IT工作外判出去 ,影響行內從業員待遇。我知道貴公司也有承接IT外判項目,你對有關指控有何看法?
莊: 外判可以分為不同層次,當中有專業化的外判,尤其是科技項目,需要由專業人士去跟進。放眼美國矽谷的初創公司,也會把工作外判出去,只保留影響業務增長的核心項目, 以節省不必要的成本,提升競爭力。
尹: 似乎把工作外判出去並非只有壞處,須視乎工作性質。
莊: 不少大企業也願意在外判的IT項目上花錢。我見過一名工程師只有兩年工作經驗,每月有3萬元薪金,但工作是合約性質。高薪的代價是,由於工序拆細,改進技能的機會不多;若大企業不願續約,他隨即失業。
自強升呢捕捉機遇
尹: 轉個話題,香港創新不足一直為人詬病。這方面發展遜於英美的原因之一,在於本港生活指數高,令人難以承擔創新風險。對於港人為口奔馳,缺乏完善安全網(Safety Net),你對此有何看法?
莊: 我們實力跟外國相比確實是有距離,矽谷IT人不愁生活,容易找到工作,是因為他們工作能力高。當地人從十多歲起,已在家中車房研發產品,香港年輕人卻不是這樣,我們不應只責怪政府及企業,老是投訴他們未有建立安全網,反而要不斷自強,提升個人能力後就能獲得最大安全感。
我最後認為,香港的創新動力並非來自技術而是營運模式,例如O2O(線上線下)行業。港人的優勢是懂得靈活變通,善於尋找市場機遇。
註: 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尹思哲(左起)及莊芷坤指本港不但創業成本較高,就業安全網也不及矽谷完善。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現實與數據資產優勢互補(車品覺)
「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RWA)是指將物理世界已存在的實物或金融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對抗深偽|影片添光編碼 如水印防「深偽」
美國康奈爾大學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聯合團隊,早前提出一種「雜訊編碼照明」(NCI)技術,透過在拍攝環境植入微弱的隨機照明變化,可以阻止影片遭剪接、篡改或用於「深偽」(Deepfake)。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智能眼鏡需求強勁|智能眼鏡上半年出貨翻倍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昨發表《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追蹤報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按年升110%,料下半年有更多新款AI眼鏡上市。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Perplexity侵權|日媒控Perplexity侵權 索賠逾億
日本《讀賣新聞》早前入稟東京地方法院,向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提出訴訟,要求禁止對方繼續在未授權下取用該報文章,並索賠約21.7億日圓(約1.15億港元)。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GitHub改組|微軟傳改組GitHub 舵手年底卸任
科技巨擘微軟旗下代碼託管平台GitHub行政總裁多姆克(Thomas Dohmke),日前宣布於今年底卸任,並預告離任後會創業。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馬斯克炮轟阿爾特曼|馬斯克斥蘋果偏袒OpenAI擬提告
xAI旗下聊天機械人Grok,一度因發布不當帖子,其社交平台X賬號被短暫停用約30分鐘。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
-
GPT-5狂收劣評|強制取代舊模型 網民狂劣評 用戶呻痛失心靈伴侶 阿爾特曼罕有道歉
美國科企OpenAI上周四(7日)發表最新模型GPT-5,先前多款人工智能(AI)模型自動退役,有用戶指工作流程中斷及失去AI朋友,不少網民到社交平台Reddit吐苦水,充斥關於性能問題、個性變化,以及強制移除舊模型的投訴。
- Posted August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