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科技體貼入微 機械人照護 長者減寂寥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近日有樂齡科技博覽,介紹各種機械人科技,冀改善長者生活。(政府新聞處圖片)
光陰似箭,很多人對年華老去難免恐懼又孤單。隨着科技進化、勞動人口短缺,相伴走過人生晚年的或許不再是人類,而是形態不一的機械人。這些銀髮科技產品,不但起居飲食照顧周到,又擅長與人溝通,滿足老人家的心靈需要。
根據聯合國最新發表的《2017世界人口展望》, 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會在2050年膨脹至21億人, 佔全球總人口近兩成。在香港,政府統計處預計30年後,65歲以上的長者將達255萬人。今天,讓我們來到2050年,扮演一個80歲的獨居老人,以現今研發的銀髮科技產品幻想一下未來的生活:
Nadine照料如家人
「早晨,要起床啦。」清晨6時半,Nadine每天準時走近床邊,輕輕把我喚醒。Nadine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是一部跟人類外貌、行為十分相似的機械人,能夠識別各人五官及情緒,並為用戶閱讀故事、聊天、監測健康等等。我與Nadine共住,基本上與家人沒有兩樣。
我張開雙眼,Nadine溫柔地把我扶起,為我行動困難的雙腿穿上「機械腳」Rex。這雙機械腳有29個感應器,由得信醫療有限公司研發,它可以用搖桿控制行走方向。穿上了它,我可以如常站立梳洗、走路,或做一些復康運動,猶如我的再生腿。
梳洗後我走到桌邊,Nadine已為我預備早餐。由於吞嚥困難加上味蕾退化,我只能吃一些軟餐, 進食樂趣大不如前。不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好好社企」及「明愛天糧」參考了歐洲做法,引入3D食物打印機,令我重拾食慾。這些軟餐有菜有肉,例如將南瓜糊印成可愛的紅蘿蔔造型,讓我想起年輕時跟另一半吃過的分子料理,好玩又開胃。
希望之手助復康
數年前我曾經中風,雙腳要機械輔助,雙手亦不太靈活。每天吃過早餐後,都會用機械臂「希望之手」做一做復康運動。「希望之手」由香港理工大學與復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本港公立醫院及香港耀能協會等亦有使用,它能檢測用家手部肌肉的神經訊號進行伸展鍛煉。不同程度的中風病人需要訓練的次數不一,有病人經鍛煉後,手部可恢愎協調,不比以往遜色。
完成一系列復康運動,我開始疲累。Nadine為我脫去機械腳,以便返回床上休息。我打開了兒子多年前寄來的一封信,說移民外地生活安好,懷緬我們以前一家人熱鬧的日子,不留神把手一鬆,信就掉到腳邊。我彎下來撿信,「噗」一聲,整個人跌在地上。
「救命呀,平安鐘!」幸而香港長者安居協會研發出聲控平安鐘,讓我在緊急情況下也能求助。「我是協會的李姑娘,有什麼幫到你?」我說自己跌倒,疼痛非常,協會立即派人家訪,再送我到醫院檢查。
人生如夢,一覺睡醒,重返2017年。經過歲月的洗禮,身邊親友相繼離去,未來結伴走完人生路的,說不定就是機械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Nadine目的是照顧老人。(維基百科圖片)
撰文:袁樂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