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星嘆智慧城市唱慢板 科技園CEO退休 回顧三大發展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將於本周四(21日)退休,回首3年前上任之初提出的三大重點發展,即智慧城市、健康老齡化和機械人技術,他坦言,香港智慧城市行得比較慢,「政府最好是用項目去帶動智慧城市技術發展,加強凝聚力,例如像美國登月計劃令全國當時培訓了很多太空人才和遠途控制技術,以及香港1990年的玫瑰園計劃(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促進了大嶼山發展。」
應以項目帶動凝聚力
2012年政府提出「起動九龍東」計劃,作為智慧城市的試點,但4年過去仍未見起色。馬錦星表示,他沒有參與計劃,故不宜評論,但他認同智慧城市不止鋪設Wi-Fi。「我不認為政府錯失(智慧城市發展)時機,過去幾年政府都做了很多,例如無紙化、數碼化,亦開放了很多大數據。」而且,他相信每件事只依靠政府推動並不公平,令業界相信智慧城市能夠賺錢才是良方。「巴士公司近年已增設提示到站時間,九巴亦曾問我如何把大數據變成有用資訊。只由政府去做,不會成就大事。」
他自豪地表示,任內見證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決定在香港科學園設立全球第一個海外研究中心,為科學園健康老齡化發展打下一支強心針。而且,港人原創自動爬梯電動輪椅的機械技術蜚聲國際。
不過,科技園近年被質疑以出租作為主要收入來源,與地產商無異。馬錦星指出,收租只是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科學園遠景是製造一個充滿活力的香港生態圈,以及培育本地科技創業家。「科技園是香港最大的孵化器公司,類近少林寺。現在我們已在考慮其他開源節流方法,例如培育的公司壯大後可以進行回饋,以及利用物業管理新科技降低經營成本等等。」每年科學園從大埔、將軍澳及元朗的三個工業邨、九龍塘創新中心及科學園內公司收取逾5億元租金。
難忘立會通過百億撥款
訪問當天他安排了20多個PowerPoint向記者分享他在科學園的快樂回憶,而他最感到難忘的竟是今年5月28日,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他興奮說:「竟然一次就通過了過百億元科學園第一階段擴建,以及將軍澳先進製造業中心和數據技術中心,這是我謝幕演出,好難忘。」
63歲的馬錦星透露,退休後希望陪家人和去旅行,或閒時充當客席大學講師,但一定不會是正式老師。回憶在科學園工作的3年間,他完全無憾,「因為有一班好同事,又獲得董事會和政府支持,好開心。但我自己來說,最大遺憾是媽媽去年過身,無多些時間陪她。」他哽咽道。他說,在科學園最大成就是打造了一個未來發展藍圖,寄望由香港發明、香港設計、香港製造三環緊扣的創新科技行業,成為香港經濟未來出路,他說:「自己年紀大了,希望由下一位更富執行力的行政總裁領軍。」
採訪、撰文:彭麗芳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AI令人盲目自信?|聲稱更懂AI者 易過分自信
心理學上有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技術最差的人往往嚴重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有天賦的人卻意識不到自身才能。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Canva新系統|整合AI工具
澳洲設計平台Canva在網站介紹,正式推出全新人工智能(AI)工具「創意作業系統」,以統稱其各種特定任務工具、驅動這些工具的AI,以及更廣泛的平台介面,能夠自動產生體現品牌顏色、字體、基調及風格的設計。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Smart Sensing|人臉模糊化處理保障私隱
Smart Sensing首席執行官鄧建國強調,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人流統計系統下,邊緣裝置一旦完成AI計算,只會保留時間、地點與人數等數值,系統只會回傳統計結果到雲端,毋須保存拍攝影像。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Smart Sensing|物聯網配AI監控人流 高效省成本 Smart Sensing展覽實測 僅需簡單硬件
近年業界探索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方案,意指在物聯網(IoT)系統追加人工智能(AI),讓邊緣裝置不僅連接與收集資料,還能協助分析或決策。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