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研究用資料預防疾病的專案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透露,Google在醫療方面又添一研究項目:Baseline Study,日後有可能是Google在醫療方面最重視也全力發展的最大項目之一。
這項技術最早是分子生物學家Andrew Conrad 的研究成果,為了找到便宜又大容量的測試,在志願者的血清中檢測 HIV 病毒。後來到了 2013 年 3 月,Conrad 正式加入Google X實驗室,帶著 70至100 個專家組成一個研究團隊,其中不乏一些生理學、生物化學、光學、成像和分子生物學的專家。
這項技術與傳統醫療方法有什麼分別呢?
我想關鍵字是「早期」和「預防」。Baseline 會收集巨大的生物樣本,主要是那些健康人群的基因與分子資訊,至今為止總共搜集了 175 個樣本,當樣本基數越來越大,專家就可以用資料完整的描繪出一個健康人類。
跟疾病有什麼關係呢?具體而言,Google會利用自己的資料計算,找到每種疾病對應的標誌,或者叫「biomarkers」,而缺少這種生物標誌的人,就有患某一種病的可能。那麼對於無法在早期診斷出的疾病,比如心臟病或者癌症,在未來就可以有效預防。而且這樣的診斷方式再不會僅局限於某幾種疾病,而是一次性幫助病患找到所有可能存在的問題。
不過從報導上來看,這項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專家們還在不斷地搜集樣本素材,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準確的定義一個「健康的人」呢?連 Conrad 也承認,這項研究其實存在著巨大的未知數,因為人類的身體實在太複雜了,而且 DNA、酶、蛋白質之間的相互影響還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影響都要計算進去。最後得到的所謂生物標誌,不一定和某種疾病有密切關係。
不知道是不是考慮到facebook情緒試驗涉嫌隱私侵犯一事的影響,Google特別強調,所有的基因樣本都來自匿名人士,而且資料只能用於醫藥研究,絕不會向外泄露。
[來源:36Kr、Photo: Business Insider]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智能眼鏡|Meta推Oakley版新智能眼鏡
Meta Platforms將擴大與意大利眼鏡商EssilorLuxottica的合作,以Oakley、Prada品牌推出人工智能(AI)智能眼鏡,並已在Facebook及Instagram平台開設專頁,預告明天發布新產品。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中大研TenoGel加快肌腱癒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王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理工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及澳洲蒙納士大學,研發加速肌腱癒合的仿生肌腱水凝膠TenoGel。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2D電腦|首台二維材料電腦面世
矽是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技術發展至今約80年,已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電腦、電動車等產品。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AI令人變蠢|依賴ChatGPT損大腦學習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新研究表明,ChatGPT可能會削弱批判性思考能力,實際上可能會損害學習,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AI取代部分僱員|亞馬遜高呼擁抱AI 預告削人手 CEO提醒員工 學新知識求變有着數
亞馬遜行政總裁賈西日前發表內部備忘錄,提醒員工「要對AI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新知識」,更預告部分僱員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同時或因AI而創立一些新職位。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中國人工智能實力狂飆突進(車品覺)
AI產品的全球滲透速度,遠遠超越以往的科技創新產品,如互聯網發展足足花了23年才讓北美以外的用戶佔比超過90%,而ChatGPT僅用3年就完成這目標。
- Posted June 18, 2025
- 0
-
AI電影節|AI生成電影 本錢低拍出氣勢
對荷里活業內人士來說,以人工智能(AI)製作電影已逐步成為主流,但對此公開談論有時仍是禁忌。
- Posted June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