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er賣樓發旅行夢 3人創辦KLOOK 獲2.3億融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都市人生活忙碌,唯獨旅行時才能鬆一鬆, 加上現時市面湧現不少廉航,價錢相宜,網上訂票平台又多又易用,旅行不再需要大費周章,打工仔假日飛一轉,今時今日變得輕鬆平常。網上旅行平台客路(KLOOK)的共同創辦人王志豪(Eric)看準商機,毅然放棄iBank正職,賣掉半山豪宅,創辦旅行初創生意,他們近日成功獲得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的B輪融資,更揚言3年內把業務上市,是切切實實的「發夢王」、「大冒險家」。
隨着智能手機普及,Google Map及tripadvisor等熱門手機App遂應運而生,旅遊資訊唾手可得。此外,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模式的應用程式出現,亦令旅客可以在最後一分鐘才規劃行程。王志豪認為,這些旅遊App的誕生加上近年廉航大行其道,可以預計年輕一代普遍喜歡選擇「自由行」而不跟團,傳統旅行社的市場將逐漸萎縮,「後生仔返幾日工已經買到張機票,未來會愈來愈多人去旅行。」
主攻特色自由行 薄利多銷
有別於傳統旅行社,KLOOK這類網上的中介平台跳過了「領隊」和「導遊」這些傳統中介人,直接向旅遊服務供應商取得「批發價」,再轉售予旅客。由於免卻了中間人層疊式「過河抽水」,網上平台可以為旅客取得更便宜價格,例如經他們訂購本港機場快線車票可獲七折優惠、租用外地Wi-Fi每日只需12港元等。與此同時,由於有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的資金支持,KLOOK實行薄利多銷「密食當三番」,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由於目標顧客是自由行市場,王志豪透露, 他們主力銷售特別旅遊體驗,如柬埔寨的吳哥窟傳統菜式烹飪班、香港的大澳划艇遊、日本東京相撲表演等,服務範圍暫時共有80個城市。
KLOOK於2014年成立,當時只得3人,王志豪須親自接洽供應商,其中一次是前往尼泊爾,打算向提供爬山、單車服務的供應商爭取批發優惠,最後該公司願意以半價提供服務。現時, KLOOK員工已增至200人,而合作服務供應商目前共有800多個。
「人生只活一次,我想開設一盤生意,不想後悔。」29歲的Eric在毛里裘斯長大,父母為港人,說話談吐不卑不亢。3年前賣掉半山荷李活道的物業,辭去摩根士丹利銀行分析師一職,與兩名友人開設KLOOK。他坦言,這數年得到不少人生經驗,坦言即使生意失敗,只會視作交學費。
B輪注資紅杉資本領投
KLOOK上周宣布完成B輪融資,領投的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上一次融資於2015年10月, 是500萬美元A輪融資(折合約3900萬港元),資金來自經緯創投、華創資本及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伯韜。2015年初,KLOOK獲騰訊(00700)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以私人名義入股,得到150萬美元(約1170萬港元)種子基金。Eric表示,KLOOK現時已在中國內地營運,而且剛在南韓發展,之後會到泰國、印尼、日本及印度開展業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倡分散式練AI 勁省能源
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PAAI)研究團隊,提出「協作式生成人工智能」模式,把人工智能(AI)訓練從傳統的集中式轉向分散式,大幅降低訓練成本、保障數據私隱及打破資源壁壘。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叫停超級智能|3200名人聯署 叫停研發超智能
被譽為現代「人工智能(AI)教父」的科學家班吉歐(Yoshua Bengio)及辛頓(Geoffrey Hinton)、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等全球逾3200多名公眾人物聯署一份聲明,呼籲各界立即暫停研發「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亞馬遜AI眼鏡|北美地區司機試用 加快送貨
亞馬遜(Amazon)為北美地區的送貨司機試用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AI)眼鏡,他們毋須手持手機,即可掃描包裹、遵循路線指引,以及獲取送達證明,並顯示視線範圍的危險訊息,解放雙手以縮短每次送貨時間。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DeepSeek新光學技術|有效壓縮長文本
內地科企深度求索(DeepSeek,DS)日前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開源旗下一項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但它實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非但希望協助處理文件,更是打算探索如何突破人工智能(AI)記憶樽頸。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谷歌量子晶片|快最強電腦萬倍
Alphabet旗下量子人工智能部門Google Quantum AI,周三(22日)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論文,介紹Willow量子晶片運算的重大突破。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生產力局調查報告|九成港企職員 日常工作用AI 應用趨勢調查 客服和分析數據佔多
為了探討本地企業在人工智能(AI)應用情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生產力學院昨發布《2025年香港企業AI應用趨勢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88%)受訪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使用AI工具。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