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三招謀扭虧 手握錦囊挑戰Facebook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美國華爾街正暗中對賭,賭盤是Snap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施皮格爾(Evan Spiegel)能否為主打「閱後即焚」的即時通訊軟件Snapchat變現,為股東打開盈利之門?有人說Snap前景深不可測,亦有人對該股退避三舍,甚至沽出股份表示不滿。從發展策略而言,Snap又有何優勢?
過去兩周,Snap成為傳媒熱議對象,一來是它推出了自助廣告平台,二來是剛公布今年3月上市以來首份業績,首季虧損擴大至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令Snap跌穿上市開盤價24美元。施皮格爾自Snap掛牌以來接受傳媒訪問的次數寥寥可數,沒怎麼說明公司的長遠目標。
身為企業的舵手,施皮格爾的作風及舉動最影響投資者信心。根據報告,他因帶領Snap上市而獲得7.5億美元酬金,在董事會電話會議上,當他被問及公司虧蝕問題時,只說正改善應用程式質素。施皮格爾無蹤無影的作風,與Snapchat閱後即焚的概念如出一轍。傲氣背後,施皮格爾是否有良策帶領Snap扭虧為盈?從以下3項策略或可窺探端倪。
品牌贊助 名利雙收
不少人認為,Snap擁有大批年輕用戶,吸納新客的速度亦算突出,只是暫時仍找不到變現方法。事實上,已有不少公司主動與Snap接觸,希望藉該平台打響品牌形象。上周美國連鎖快餐店Wendy’s便跟Snapchat合作,用戶只要掃描汽水杯上的Snapcode,再透過鏡頭圖案自拍及上傳照片,Wendy’s便會捐贈5美元給慈善機構Dave Thomas Foundation for Adoption。
Wendy’s與Snapchat並非第一次「拍住上」,早於兩年前,Wendy’s曾在Snapchat植入贊助鏡頭,讓用戶在相片貼上濾鏡,吸引食客前往惠顧。
此舉其實蘊藏巨大商機,Snap日後可跟不同商戶合作,不定期推出類似活動,收取商戶的廣告費,更可配合限時優惠,鼓勵用戶分享品牌訊息。
Snapchat多次與老拍檔合作取得理想效果,下一步將主攻更廣泛的廣告客戶。近日推出的自助廣告功能或許成為公司變現關鍵。以往在Snapchat賣廣告,收費絕不便宜,動輒要花數十萬美元,公司在廣告銷售管理方面也費神失時。
自訂廣告 公開拉客
但不久將來,只要利用「廣告應用程式介面」(Ads API),個別商戶便可自訂廣告套餐,包括目標群組及宣傳預算,形式跟Facebook(fb)相似。Snap已率先與20家公司試驗計劃,6月份正式開放功能,目標是今年底賺取10億美元收入。
不想自訂廣告方式的商戶,Snap會向他們推薦多間廣告中介,變相把服務外判,減輕營運壓力。Snap現時提供的廣告形式包括全屏幕動態視頻、程式內置廣告、贊助鏡頭(Sponsored Lenses)及贊助地理鏡頭(Sponsored Geofilters,即鏡頭可增加地點及環境)。
有市場人士期待Snap仿效fb,透過開放廣告市場扭轉燒錢困境。fb目前每月有超過500萬個廣告客戶,最新公布的業績顯示,2017年首季廣告收入高達78.6億美元。
智能眼鏡 軟硬夾擊
推出硬件產品也是Snap另一開源途徑。於上市當日,Snap未有標榜自己是社交平台,反而強調自己是一間照相機公司。Snap於2014年收購智能眼鏡初創公司Vergence Labs,主力生產智能太陽眼鏡Spectacles,可錄製10至30秒的短片,今年2月在網上發售,定價130美元。Snap財務報告顯示,Spectacles今年首季已為公司帶來800萬美元收入。
硬件產品市場一直是科網企業兵家必爭之地,如亞馬遜的智能家居助理Amazon Echo、Google母公司Alphabet發展無人車、fb研發擴增實境(AR)裝置。相關硬件產品重要之處是,把背後的軟件系統進一步融入日常生活。
在上述三大發展方案下,有分析員相信Snap將利用薑餅人策略(Gingerbread Man Strategy)(意指不惜巨額投資,亦要跑得更快更前)搶佔更大市場,甚至不惜彎道超車追趕fb,但未必有助改善巨額虧蝕情況。
撰文:袁樂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培養提示工程思維(車品覺)
許多人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視為高級搜索引擎,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便期待得到精準答案──這恰是提示(prompt)效果不佳的根源。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代理|採用率料兩年飆3倍
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發布最新全球調查,發現採用數碼勞動力不僅是大趨勢,更是一場商業策略革命,預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的採用率,未來兩年將由15%升至64%,升幅相當於3.27倍。
- Posted May 7, 2025
- 0
-
國產量子計算系統|中國第四代量子測控系統面世
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誌內地量子運算產業具備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量產百比特級量子電腦奠定產業化基礎。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教育|250名CEO促美國設AI必修科
超過250名企業行政總裁(CEO)在美國《紐約時報》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將AI及電腦科學,作為美國K-12(幼稚園到高中)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nthropic|資助API點數撐科研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宣布,啟動AI科學計劃(AI for Science Program),將限量免費提供旗下應用程式介面(API)予全球合資格的非牟利學術研究人員,以提升研究效率與創新能力。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領袖峰會|探索港智慧轉型之道 破格思維吸科企 加強培訓人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舉辦「智創互聯人工智能領袖峰會:創新升級,智慧轉型」,邀請多間科企巨頭、數字政策辦公室、立法會議員、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以及本地電訊商等代表出席,探討如何推動本港AI轉型。
- Posted May 7, 2025
- 0
-
量產人形機械人三大挑戰(鄧淑明博士)
2025年科技界除了有DeepSeek平地一聲雷震撼全球,另一焦點是會跑跳自如的人形機械人。
- Posted May 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