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是否已經走上末路?(李建華)
本文作者李建華為《信報》撰寫「品牌洞察」專欄

圖片:Andreas Eldh
市場盛傳美國職場社交平台Twitter洽商賣盤,讓筆者開始對社交平台是否有盈利能力感到懷疑。2014年當時Whatsapp被Facebook天價收購,筆者曾經質疑過whatsapp有這麼值錢嗎?whatsapp雖說是全球通訊軟件的前三大競爭者,但被中國的wechat同日本的Line追到埋身,最終能夠金蟬脫殼,是萬幸。Twitter號稱職場社交平台之首,但被中國禁了,失去了一個進軍全球最大市場發展的機會,亦錯過了市場獨大的贏面。這是主因嗎?看來並不全是。
進入2014年Twitter的用戶量開始出現瓶頸,用戶人數只去到6500萬就有點停滯不前。一直以來Twitter靠即時個人動態消息發布為產品,吸引用戶分享個人訊息給朋友。但由於出現新增用戶量急跌,廣告收入亦隨之大幅下滑,Twitter改變產品戰略,由個人社交圈轉變成類似新聞發布式的面向所有用戶,但很多人質疑它們這種轉變偏離了社交媒體的本意,導致用戶的黏性失衡。就有點像wechat微信推出朋友圈之後,又攪甚麼「大V」公眾賬號,以「網紅」向用戶發放吸引性內容。大概是Twitter的用戶本就不是甚麼「網紅」(老實講這個世界能有多少個「網紅」「大V」呢?),所以並不感興趣。加上後浪推前浪Twitter更被後起之秀Snapchat另一個美國社交平台追擊 ,用戶量,廣告收入,股價同步下插,結果變成今天出現的賣盤情況。
從whatsapp到Twitter的被收購或賣盤現象,筆者開始對wechat及Line的前景有點擔心,wechat一直堅持只做通訊平台,但這是虧本生意,如何養活近6億的用戶量是一個大考驗,雖然騰訊(00700)股價屢創新高,但如果wechat一日找不到(能賺大錢)盈利模式一日都有步whatsapp的後塵。至於Line早就以銷售表情圖案、廣告推送及大量手遊為盈利模式,只是通訊工具上太多雜項會否失去平衡這一說法過去一直是wechat發展的一大隱憂,如今Line似乎未被這問題困擾,那麼一向走在潮流尖端的馬先生,又豈會落後於人呢?回說Twitter的命運,能否賣盤成功大概主要在價錢問題,而買家是誰也會影響日後Twitter的發展,是否能繼續玩就要看下回分解。
更多李建華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家用機械人能取代外傭?(鄧淑明博士)
這陣子周遭都有朋友談論人形機械人的發展,有朋友正計劃訂購一部家用人形機械人取代外傭,問我是否可行。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記憶體缺貨|需求持續緊張 一個月炒貴逾倍
全球科企搶建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對記憶體(RAM)的需求持續緊張,其定價達到令人咋舌地步。不少打算聖誕假期「砌機」的用戶,已對炒價飛漲感到「切膚之痛」。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本地科研成果|城大晶片封裝新材料 明年投產
人工智能(AI)、高效能運算(HPC)及5G通訊等技術發展迅速,業界對晶片效能及可靠性的要求日漸提高。香港城市大學系統工程學系馮憲平教授領導團隊,早前獲「產學研1+計劃」撥款資助,旨在解決三維積體電路(3DIC)半導體晶片封裝中的金屬化挑戰。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AI審查論文|吳恩達研AI審查論文系統
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最近發布一款全新的「智能審稿者」系統,用於審查研究論文。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麥肯錫報告|AI代理勝任美44%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最新一份報告指出,雖然人工智能(AI)在技術理論上,能夠自動化大約57%美國工作時數,但這數字反映技術在任務層面的潛力,並非必然取代大量工作。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阿里雲|「百萬Token」助企業開發AI 港業務雙位數增長 續加碼擴建
阿里巴巴(09988)最新財報顯示,雲業務交出亮眼成績表,財政年度第二季(截至9月底)收入按年增長34%,錄得398億元人民幣。
- Posted November 27, 2025
- 0
-
AI輔助醫療 減人為失誤(車品覺)
試想像一下,如果醫療文檔不再純粹是冰冷的檔案,而是能主動發出預警、優化流程的智能夥伴,而人工智能(AI)正把這願景變為現實。
- Posted November 2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