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內地AI醫企落戶香港 未來研與西醫結合

By on May 26,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高管對談

內地人工智能(AI)數碼醫療企業「問止中醫」,今年1月已向港交所(00388)提交主板上市申請,一旦上市將成為中醫結合AI領域的第一股。作為先驅,「問止中醫」創始人之一、CEO崔祥瑞接受本報專訪,透露考慮與西醫結合,並有計劃落戶香港。

「問止中醫」成立於2019年,是全球首間結合AI的中醫醫療服務商,也是唯一一間擁有自家技術、應用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的中醫診所。公司核心系統「中醫大腦」13年前已開始研發,至2019年投入臨床AI中醫輔助診療工具,主要用於協助中醫師在線上為病人問診。自開創以來已獲大眾點評創辦人張濤、藍馳創投看中,目前完成5輪融資,公司融資總額約2171.8萬美元(約1.69億港元)。

崔祥瑞認為,經驗科學正是由大量臨床數據反饋和訓練,特別適合放在積極學習模型。(劉凱欣攝)

「大腦」掌3000療法 擅長治重症

崔祥瑞笑言,公司3位創辦人本行都不是中醫行業,當初瞄準AI與中醫結合領域,單純是對中醫有熱情和興趣。他們又認為,傳統中醫靠帶徒弟這種方式「太老舊」,冀透過外行人嶄新視角,嘗試把新科技與中醫融合,「大家認為中醫是經驗科學,經驗科學正是由大量臨床數據反饋和訓練,特別適合放在積極學習模型。當初絕大部分人覺得不可行,但我們證明是確實可行。」

「中醫大腦」以AI深度學習,透過真實診療案例及追蹤結果,建構億級資料標記位點的中醫臨床知識圖譜,臨床診症紀錄逾100萬次,同時掌握3000多類病症的實效中醫療法。當中在治療癌症及重症方面被指具有成效,過去兩年多接收相關病例逾5.7萬宗,「大家以為西方醫學才能做到,但廣東省中醫院治療重症水準非常高,擁有頂尖水平。」

公司聯合創始人林大棟由美國矽谷轉投中醫所遇到的恩師,是已故著名中醫師倪海廈,「倪醫師是中醫近代治療重症第一人,在治腫瘤、血液疾病、肝腎重症等領域,開拓了獨特道路,就是在他指導下,進行中醫經方專家系統開發。」

從營收增長角度來看,「問止中醫」近年表現有所改善,招股書資料顯示,在2022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從6216.9萬元(人民幣.下同)增至1.89億元,漲幅達204%。截至2024年9月底止9個月,公司錄得1.73億元收入,按年增長33.8%,期內虧損為5572.1萬元,較2023年同期2.15億元收窄。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別為56.3%、59.8%和60.7%,高於行業42.28%的平均水平。

對於未來部署,崔祥瑞認為可與西醫結合,「AI結合中醫這個方面,我們認為已經差不多到頂。因為再輸入新病例,大模型的增量就那麼一點點,舊版本跟新版本已經沒有太大區別。所以下一步,我們希望與西醫做個結合,觀察能不能在治療上取得更好效果。」

「中醫大腦」以AI深度學習,透過真實診療案例及追蹤結果,臨床診症紀錄逾100萬次。(問止中醫網上圖片)

崔祥瑞:港痛症多利中醫發揮

對於公司會否於香港落戶,他笑說:「有計劃在香港落戶,香港氣候炎熱,但室內冷氣開很冷,溫差大痛症偏多,中醫可以有很好發揮。」談到香港上市進程,他坦言,「還在跑程序,我估計AI結合中醫是新鮮事物,也不會太快,就按部就班吧。就好像茶飲店上市一樣,第一間會慢,後邊就都很快了。」

國家級名老中醫湯一新,與問止中醫共建「傳承工作室」;前排右三為崔祥瑞。(問止中醫網上圖片

採訪、撰文:劉凱欣

人工智能必讀好書

書名:Deep Learning

作者:Ian Goodfellow, Yoshua Bengio, Aaron Courville

簡介:本書介紹深度學習的廣泛主題,涵蓋數學和概念背景、產業中使用的深度學習技術和研究觀點。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