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情報(占飛)
今年是人工智能誕生60周年,此一概念乃1956年夏美國一場研討會首次提出的;60年後,美國媒體Recode(重新編碼)在南加州舉辦Code Conference(編碼研討會),講者俱為科技界巨頭,當中以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發言至為發人深省。
在談到人工智能的未來之時,馬斯克以其一貫的天馬行空,乃有此說法,「只要你認可人工智能技術會不斷發展,就不得不承認人類會被遠遠拋在後面。」他認為相對溫和的結局或是這樣的:世人在智力上遠遠落後於人工智能,這樣發展下去,甚至淪為人工智能的寵物。
淪為寵物
人類乃萬物之靈,如今竟變成為人工智能的寵物,那麼,此人該如何應對呢?馬斯克的答案非常簡潔:如果無法打敗他們,就只能加入他們──他說:限制人類智力發展的其實只是「輸入/輸出」的能力,即人只能接受或發出有限數量的訊息,而「解藥」只有一種,那就是將一種被稱為「神經織網」(neural lace)的物質植入大腦,以連接人腦與電腦,藉此提高人類的智力。
此一想法,是不是有些駭人聽聞?但事實上科學家已着手有關研究了;馬斯克卻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其實早就是『電子人』了,每一個人都已有一個電子版本的自我,郵件、社交媒體等等構成了人類網絡身份的一部分。」
在談到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威脅時,馬斯克聲稱他的OpenAI計劃的目標,正是「讓人工智能力量民主化」,故此他不希望看到人工智能技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皆因單一性的結果,就往住會帶來專制;當被問及誰有此專制力量時,馬斯克表示只有一家公司──其實暗指谷歌(Google)。
馬斯克所言頗具哲理,其實人工智能乃始於哲學,而哲學(philosophy)一詞源於希臘,由「愛」(philos)與「智慧」(sophia)兩個詞根所組成,意為「愛智慧」,亦即對智慧的追求,從古希臘時代的亞里多士德(Aristotle)到十七世紀的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莫不如此──如此說來,人工智能的本質,亦作如是觀。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貿易限制黑名單|騰訊有份AI初創智譜:乏事實依據
美國拜登政府近期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清單,其中將騰訊有份投資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智譜華章列入貿易限制黑名單。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阿里侵犯私隱|奧地利團體向歐盟投訴阿里旗下平台
奧地利私隱關注組織Noyb向歐盟投訴,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小米、騰訊旗下社交平台微信、電商平台拼多多海外版Temu、TikTok和Shein六間中資公司違反歐盟保護私隱法例,尋求每間公司罰款最多相當於全球收入4%。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TikTok爭議|據報特朗普考慮暫停執行TikTok禁令60至90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考慮發布行政命令,暫停執行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不賣就禁」法案60至90日。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專利授權量|美國專利申請錄升 南韓三星數度摘冠
專利保護研究公司IFI Claims最新數據顯示,南韓三星電子連續第三年,高踞美國專利授權量榜首,2024年總共獲得6377項專利。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封殺TikTok|資金洗牌 Meta谷歌成廣告贏家
新聞網站Axios提到,一旦TikTok被當局封殺,原有投放的逾半廣告費用,將流向Meta及谷歌(Google)旗下平台,令雙方成為事件大贏家。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數據科學有助談判成功(湛家揚博士)
我們在工作及日常生活都有「講數」的經驗。「講數」其實就是談判,做好談判需要精明的策略及熟練的技巧。我曾討論過,人際技能在人工智能(AI)時代的重要性,其中一個關鍵技能是談判。我們總是認為,談判是一門藝術。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
-
小米進軍南韓|先攻網上市場推手機等5類產品
韓聯社報道,小米在南韓先以網上市場為重心,即日起至2月初,陸續推出智能手機、電視機、可穿戴產品、充電寶和掃地機械人的5類型產品,之後會開設實體店,提供體驗、購物、售後服務等一籃子服務。
- Posted January 1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