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人工智能(AI)畫作,效果媲美真人手筆,但到底是否視為藝術品,一直備受各界爭議。美國軟件開發商Adobe宣布即日起,容許藝術家在Adobe Stock資源庫添加由AI技術製作的庫存圖片。現時Adobe Stock擁有逾3.2億創意資產,投稿方可根據政策,標明AI所生成的內容,從中賺取版權費。
科技媒體TechCrunch引述應用程式情報公司Appfigures數據,發現人工智能(AI)伴侶應用程式(App)正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已創造8200萬美元收入(約6.39億港元),年底有望突破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
美國得州農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一種新型複合塑料ATSP,在多次裂縫癒合循環測試後,確認這種新興的玻璃化聚合物,在攝氏160度高溫下,會發揮自我修復能力。
「香港電腦通訊節2025」將下周五(22日)起,一連四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開鑼。大會今年設立全新「機械人體驗區」(Robot Hub),讓市民即場操作機械人,屆時香港首個本土電動電單車品牌也會亮相。
當我們從新奇的聊天機器人,邁向需要高度可靠性與複雜度的企業級AI應用時,很快就會發現,僅僅依賴「說話的藝術」是遠遠不夠的。這正是「情境工程」(Contextual Engineering)崛起的原因——它不再只是教你如何提問,而是教你如何為AI建構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RWA)是指將物理世界已存在的實物或金融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
美國康奈爾大學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聯合團隊,早前提出一種「雜訊編碼照明」(NCI)技術,透過在拍攝環境植入微弱的隨機照明變化,可以阻止影片遭剪接、篡改或用於「深偽」(Deepfake)。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昨發表《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追蹤報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按年升110%,料下半年有更多新款AI眼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