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適度有為迎Uber時代!
「香港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香港具有堅毅的企業精神和活躍的創業社群。」說這番話的人,正是前香港優步(Uber)亞洲市場拓展主管 Sam Gellman。我想,Uber在接受投資推廣署邀請來港的時候,會否也猜得到這天的來臨 — 香港警方採取行動,以「放蛇」的方式,首度破獲Uber叫車服務,拘捕5名Uber司機,控告他們非法取酬載客及無第三者保險下提供載客服務。
交織了兩種憤怒
這天晚上打開你的Facebook,你會被Uber消息洗版,大家的「feeling」不盡相同,感憤怒的,覺無奈的,有的人還比較亞視和Uber,有的人同情投資推廣署的,雖眾口紛紜,但有一個共通點,全部都撐Uber。
意見何以這樣一面到?為什麼完全沒有人站在另一邊支持警方執法呢?例如企出來話:「根據現行法例,Uber司機若然非法取酬載客及無第三者保險,的確很有機會是犯了法,警方執法,亦算是法治精神的體現。」
原因很可能是大家同時交織了兩種憤怒,對部分的士司機服務態度的憤怒是其一,對過去一段時間警方執法不中立的憤怒是其二。
法治精神對決創新精神?
根據現行法律框架,Uber司機若然非法取酬載客及無第三者保險,的確很大機會犯了法,既然如此,警方根據法例執法,不論群情若何,是否都無可厚非?我在這裡想引述一些例子:
上月初,Priscilla Chan在StartupBeat一篇名為《論Uber之「不合法」》的文章指出,香港政府一直引以為傲的八達通,昔日於1997年9月正式推出,其營運者許可證,卻要等到推出三年後的2000年,金管局才正式發予八達通公司。另一方面,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亦要經歷過好些年的「野蠻生長」之後,在摸索到如何在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之間取得平衡之後,中國金融監管當局才出手進行規管和收緊。
Uber之不合法,歸根究底,跟其他創新科技、尤其是共享經濟下的新式服務一樣,是由於法律框架未能跟上科技創新的步伐,在這前提之下,拘捕檢控自然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但與此同時,更新法律框架迎合創新科技,何嘗也不是另一種可能性?
「伺服器在美國不怕被捕」
使用Uber的次數已不記得多少次,絕大部分司機都很「健談」,對話內容大多圍繞Uber的經營模式及其生計。印象中,他們都表示很多乘客是外國人,筆者已不下一次聽過司機表示,Uber很快會推出「平版UberBlack」,在現時的UberBlack和UberVAN之間再增添一個選擇,據聞這「新種類」以小型私家車為主,跟現時以名貴房車或七人車的UberBlack及小型客貨車為主的UberVAN定位將有明顯分別。
Uber登陸香港日子很短,相比之下,香港的士過去十幾二十年如一日,不要說新車種,大部分的士前座連對乘客生死攸關的安全氣袋亦欠奉(縱有第三方保險),實在很容易理解為何民意會站在Uber一方。
司機們十居其九都「不怕」被檢控,原因大致有三:他們相信「過程不涉及現金交易便沒有問題」、「Uber有龐大的律師團隊」以及「Uber伺服器設在美國香港警方拿不到有關資料。」然而,這天警方用行動證明了Uber司機們認為不用擔心的問題,始終還是來了。實情是,拘捕行動已對Uber一類服務很有可能有頗大的阻嚇作用。
結語:「更新」法例迎接Uber時代
記得特首說過創科局不單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有高增值的產業,亦跟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從Uber一類服務的出現,市民有更多選擇,傳統的士的服務質素亦有所進步,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更能直接受惠於創新科技帶來的方便,真正加快產業轉型。政府若要說服議員和市府支持成立創科局,是否也好應該帶頭支持,以適度有為的實際行動,盡快「更新」不合時宜的法例,以迎合Uber以至其他共享經濟新產業降臨的時代,而不是走相反方向,否則香港再難吸引頂尖人才,再多幾多個創科局也是徒然!
更多UBER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釣魚網站|黑客半分鐘生成釣魚網站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開發工具,建立模仿登入頁面的網絡釣魚網站,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完成?答案是最快30秒就搞定。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Meta挖角事件|阿爾特曼斥Meta挖角可惡
美國科技巨擘Meta為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MSL),不惜以「銀彈攻勢」搶奪人工智能(AI)人才,近日至少從OpenAI挖走7位研究人員。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防AI盜內容|Cloudflare防AI爬蟲盜內容 助網站落閘報價 付款始可抓取資訊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loudflare宣布把7月1日定為「內容獨立日」,並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網站阻止AI公司任意抓取資訊,讓網絡出版商或創作人能為自家內容爭取合理報酬。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Posted Jul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