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平台AI化 五大方針融入流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繼加拿大電商平台Shopify要求要盡用人工智能(AI)改善營運後,美國網上語言學習平台多鄰國(Duolingo)亦有類似安排,該企在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貼出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Luis von Ahn一張員工備忘錄,介紹他所提倡的「AI優先」(AI-first)計劃,當中特別提到,「我們不能等到這項技術百分百完善,寧願先行動,縱使間或犧牲點質量,也不願錯失良機。」

已裁減一成合約人手
Luis von Ahn在備忘錄不諱言:「改變可能令人恐懼」,但如果沒有AI,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把內容擴展到更多學習者,平台有責任盡快為對方提供這些內容。他列出五大行動方針【見表】,鼓勵員工以AI消除樽頸,勿再聚焦重複性的任務,應投入創造性工作及解決問題。未來將提供全職培訓、指導及AI工具,讓員工盡快適應轉變。
截至去年11月,多鄰國連續六季獲利,去年股價上漲了68%,現時市值超過174億美元(約1357億港元),每日活躍用戶人數達到3720萬。近日試行國際象棋及音樂課程,實現語言課程的多元化。
Luis von Ah認為,AI不止提高生產力,而是全新經營方式,這意味公司須重新思考營運,而不僅將AI融入現有流程。
回顧2023年底,多鄰國轉用OpenAI GPT-4等AI模型,以簡化內容製作及翻譯工作,又宣布裁減一成的合約人手。在2024年11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多鄰國請來紫色頭髮造型的聊天機械人Lily,以英語在不足兩分鐘內總結季度表現,當時Luis von Ahn表示,「隨着時間推移,她會承擔我更多工作,然後我就可以退休了。」
部分科企更站在AI一方,決心搶走人類飯碗。美國AI科企Artisan去年在美國三藩市落廣告,揚言AI員工時代已經來臨,又呼籲「停止僱用人類」。
平台主打AI銷售助理Ava,能自動尋找潛在客戶,聲稱轉用有關AI方案後,成本較聘用人類減少96%。

部分科企倡取代人類員工
另一間較具爭議的AI初創Mechanize,由著名AI研究員貝西羅格魯(Tamay Besiroglu)今年4月成立,標榜以AI代理機械人取代所有人類員工,實現「所有工作完全自動化」及「經濟全面自動化」,瞄準全球60萬億美元的勞動市場。心理學教授米勒(Geoffrey Miller)在社媒X批評,「(Mechanize)是人類的叛徒,我們所有人的敵人。」
當然,有經濟學家對生成式AI前景大唱反調,例如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Anders Humlum及哥本哈根大學博士生Emilie Vestergaard表示,AI工具平均僅節省2.8%工作時間,對勞動力及薪資的影響微乎其微,似乎未有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這一發現讓人對創建及運行AI模型,所需的巨額資本支出產生質疑。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