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小零件釀大危機 不明故障頻生 歸咎晶片太複雜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研究人員相信,巨型科企近年的硬件錯誤,與處理器設計複雜和廠方測試不足等因素有關。(Google圖片)
數據中心支撐全球科網運作,但任何高科技設備中的零部件都可能存在技術失誤,而且往往要在爆出嚴重事故後,隱藏漏洞才會浮現。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近年雲端網絡龐大複雜,不少巨企擔心數據中心伺服器的晶片不夠可靠,隨時引發不明硬件故障,甚至釀成大規模系統癱瘓。
Google年均4%伺服器意外關機
《紐約時報》引述史丹福大學一位電機工程師Subhasish Mitra指出,大型科網平台系統故障,問題較多出於伺服器硬件運作錯誤,而根源來自底層硬件,包括晶片。
早於2015年,工程界權威刊物IEEE Spectrum引述一份研究報告提到,Google數以百萬計伺服器硬件中,每年平均有4%因一些無法偵測的錯誤而意外關機。

社交平台Facebook有研究員認為,微型開關愈來愈容易磨損,令電腦記憶體及處理器的壽命比以前更短。 (Meta網上圖片)
報告提到,在一枚擁有數十億個晶體管的微處理器或電腦記憶體中,每一個可以儲存0和1(電腦最原始基本語言)的微型開關(Tiny Switches),只要出現任何微小錯誤,都足以拖垮每秒執行數十億次運算的電腦系統。社交平台Facebook有研究員認為,微型開關愈來愈容易磨損,令電腦記憶體及處理器的壽命比以前更短。
一直以來,設計電腦的科學家都希望透過添加特殊電路,偵測及自動修正不良數據。然而,Google近年接報一些難以診斷的硬件錯誤,部分只會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例如運算速度或溫度產生變化時出現。研究人員相信,這跟處理器設計愈見複雜、晶體管愈趨細小,以及廠方測試不足等因素有關。

Google數以百萬計伺服器硬件中,每年平均有4%因一些無法偵測的錯誤而意外關機。(Google網上圖片)
助測錯誤監控軟件需求飆
美國晶片商超微半導體(AMD)前年的一份報告,認為DDR4記憶體晶片的可靠程度反而比起上一代的DDR3產品差5.5倍。電腦製造商聯想(00992)曾告知客戶,美國晶片生產商英特爾(Intel)新一代處理器可能比上代產品暗藏更多難以修正的錯誤。
針對硬件錯誤漸趨頻繁,《紐約時報》指出,一些能夠監控晶片健康狀況和硬件錯誤的新型軟件,需求大大增加。此外,英特爾已啟動一個新項目,透過開源軟件協助數據中心營運商,偵測和修正晶片電路未偵測的硬件錯誤,並且改變處理器的設計。

設計電腦的科學家都希望透過添加特殊電路,偵測及自動修正不良數據。(Google網上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神數×賽馬×玄學(林國誠)
NowTV就以賽馬為例,推出增值服務「AI神數」個人化AI助理,這是AI首次結合賽馬與玄學,展現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為賽馬愛好者帶來全新視角。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遙距勞動指數|AI代理遙距工作 近半成品差
美國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AIS)與科技公司Scale AI聯合團隊,早前發表「遙距勞動指數」報告,分析AI代理模型在現實遙距工作任務的能力。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戒指|可錄音轉寫成筆記
科技巨擘Meta的兩名前員工法米(Mina Fahmi)及洪琪洛(Kirak Hong)創辦的美國初創Sandbar,早前推出智能戒指Stream,該產品定位為「語音滑鼠」。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補牙凝膠|英研創新凝膠補牙 明年應市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與國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修復及再生琺瑯質的凝膠,當快速塗抹在牙齒表面後,能形成一層薄而堅固的保護層,滲入牙槽骨修補孔洞或裂縫。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 CEO|OpenAI冀公司由人工智能掌舵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出席播客節目「與泰勒對話」。他提到,自己並非親力親為所有決策,而是授權予優秀的團隊成員,這也是持續高效運作的關鍵。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創業投資論壇|數碼港企業過去12個月籌近34億 新增10公司上市 今年設AI投資圈
數碼港昨天舉行「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CVCF),公布其初創企業的融資成果,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間,數碼港企業籌集近34億港元,累計融資總額達460億港元。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賦能弱勢 打破世代貧窮(湛家揚博士)
在傳統經濟體系中,貧窮往往如同宿命般代代相傳。教育、資本、人脈與機會,長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出身低下階層者,即使勤奮努力,仍難以突破制度的天花板。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