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亞洲首座元宇宙社群落戶台北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蔡英文(左三)稱,元宇宙創造的世界,也將翻轉我們的未來。(台灣總統府圖片)
Facebook母公司Meta周五(6日)在台北市啟用全亞洲首座元宇宙社群空間XR Hub Taiwan,開放予業界人士參觀及交流想法,促進延展實境(XR)政策討論與產業交流,在未來促成元宇宙初創公司匯聚。
蔡英文承諾加強培育科企
台灣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政府會培育更多科企,期望Meta持續加碼投資台灣。
台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亦宣布與Meta合作建構虛擬「台灣經貿網元宇宙未來館」,將運用元宇宙概念,提供買家與供應商全新的洽談體驗,促進台灣廠商搶佔數碼貿易商機。

隨着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領域持續蓬勃發展,台灣不僅將成為Meta元宇宙團隊的重要據點,也將是推動全球創新的關鍵樞紐。(YouTube影片擷圖)
Meta於2015年在台灣成立辦公室,因新冠疫情無法親訪台灣的Meta全球產品總監考克斯(Chris Cox),透過錄像稱,Meta深信元宇宙是未來社群科技的核心,台灣在打造相關硬件、架設公共基礎架構及提升普及程度的表現無人能及,加上當地有眾多活躍且優秀的創作者、藝術家、研究人員及開發者,隨着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領域持續蓬勃發展,台灣不僅將成為Meta元宇宙團隊的重要據點,也將是推動全球創新的關鍵樞紐。

蔡英文(左一)參觀XR Hub Taiwan,並試用元宇宙社群空間內的設施。(YouTube影片擷圖)
Meta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朱怡靜致詞時說,在Meta投入元宇宙之際,台灣夥伴是未來科技發展重要基石,當天是Meta在台灣建立的另一個里程碑,將與台灣夥伴攜手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的社群科技。
蔡英文感謝Meta在台灣設立第一座XR Hub,肯定當地的科技實力,擁有完整的科技產業匯聚和大量的創意人才,無論從軟件、數碼內容到硬件半導體產業,都是台灣發展元宇宙的根基。她相信元宇宙在台灣扎根,將帶動台灣通訊技術、XR創新應用等科技發展,同時也能串連更多民間力量,加快元宇宙應用。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無意識|微軟蘇萊曼:AI不具意識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微軟人工智能(Microsoft AI)行政總裁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圖】,一直公開反對看似有意識的AI。財經頻道CNBC報道,近日他在非洲科技大會(AfroTech)重申,AI模型只是模擬而來,意識只能存在生物體中,「我們身體對疼痛的體驗,會讓我們感到非常悲傷及痛苦,但AI體驗到『疼痛』時,並不會感到悲傷。」 只創造感知 無法體驗疼痛 蘇萊曼強調,「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區別。AI實際上只是創造一種感知,一種關於體驗、關於自身及關於意識的表象,惟這並非它實際體驗到的。從技術上,我們可通過觀察模型的運行情況,從而了解這一點。」他指出,「研究這問題是荒謬的,因他們沒有意識,也不可能有。」...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重塑企業架構|李開復:將誕一人獨角獸公司
					
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零一萬物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近日出席2025 GOTC全球開源技術高峰會,他認為AI將重塑企業架構。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LLM不懂指揮?|LLM指揮機械人送貨遠遜真人
					
Andon實驗室早前發表新的Butter-Bench基準測試結果,旨在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在物理世界的實用智能水平,判斷它們能否有效地指揮一台機械人做任務。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研究報告|65%港公司對HR駕馭AI欠信心
					
本港人力資源(HR)網站AsiaHRM昨天公布一份研究報告,於2025年8月至9月訪問本地70間領先企業,大約45%受訪企業的員工介乎1000至5000名,並收集了首席人力資源總監(CHRO)及人力資源總監(HR Director)的意見。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金融科技周|港金融科企聯手設監管實驗室 藉AI打擊洗錢 提供合規方案
					
香港金融科技周及StartmeupHK創業節,昨天起一連5日於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走訪會場,參觀數碼港、香港科技園等展館。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AI令人盲目自信?|聲稱更懂AI者 易過分自信
					
心理學上有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技術最差的人往往嚴重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有天賦的人卻意識不到自身才能。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POPULAR POSTS
- 
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 匯聚業界精英  探索創投與科技未來趨勢
 - 
AI天秤|房委會引進AI天秤 可遠程操控
 - 
AI小說爆紅|日出版商角川 網載AI小說爆紅
 - 
AI教投資|涵蓋股樓債券虛產 Gemini叫人做網紅 Copilot倡創作賺收入
 - 
憑AI賺錢|加國創業家教路 憑AI賺錢5招 客製GPT供訂閱 頂尖CEO也取經
 - 
OpenAI疑侵權|美平台Cameo控OpenAI侵權
 - 
內地仿腦算法|「智者一號」仿腦算法 內地首亮相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 
Smart Sensing|物聯網配AI監控人流 高效省成本 Smart Sensing展覽實測 僅需簡單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