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專家:廣告簡潔有故事易共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從事數碼營銷十多年的楊惲(Winny),夥拍同事彭裕雯(Anna)及關卓泓(Nick),疫情下開設行銷、設計、使用者介面(UI)及使用者體驗(UX)平台Social More HK,其Facebook及IG賬戶分別有逾1.2萬及12萬粉絲追蹤。楊惲教路,若想在數碼世界突圍,不應在單一廣告傳遞過多資訊;若具備故事性(Storytelling),則更易引起共鳴。

(左起)關卓泓、彭裕雯和楊惲創立營運行銷內容平台,教授廣告背後的知識及原理。(受訪者提供圖片)
從事數碼解決方案多年的楊惲,曾撰寫《Facebook行銷設計全攻略》一書,熟悉行業生態。 她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現今讀者時間寶貴,因此廣告內容必須突出重點,方可在短時間內吸引讀者眼球。她認為,品牌應避免把全部資訊通通放在同一廣告內,「唔好貪心,唔好為咗慳錢,將產品所有優點寫出來……有冇發覺我哋時間好寶貴,所睇內容卻相對零碎。」
用不同角度 多借鑑對手
楊惲建議,企業可嘗試利用不同廣告設計,從多角度宣傳同一件產品或訊息,加深讀者印象,亦可透過知識型內容或營造生活化場景,引起讀者共鳴。此外,她建議相關營銷人員不妨多加利用Meta免費工具廣告檔案庫(Ad Library),參考和比較競爭對手的廣告,做到知己知彼。例如經營女裝,可參考美容產品廣告,皆因兩者客群相近。

Social More HK旗下IG賬戶,獲超過12萬粉絲追蹤。(Instagram網上圖片)
近年,不少品牌推出會員計劃,獲潛在客戶資料後作營銷。楊惲稱,得到客戶資料渠道眾多,如何留住忠誠客戶更為重要,舉例說,客戶獲奶粉試用裝後,企業不妨推送產品價值、冷知識,甚至是訂購優惠等資訊予特定客戶,以培養忠實客群。
楊惲與兩位拍檔利用公餘時間營運行銷內容平台Social More HK。三人認為,行銷、設計、UI及UX息息相關,期望通過淺白易明的內容和貼士,不論是否行內人,均可了解廣告背後知識及原理。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兩大自駕方案再掀優劣之爭(方保僑)
近期,全球電動車生產商及車迷紛紛關注字節跳動旗下一間汽車內容平台「懂車帝」舉辦的一場自駕實地測試。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ChatGPT洩用戶對話|經搜尋器曝光
近日有人發現,如果過濾Google、Bing及其他搜尋引擎,只包含來自搜尋「https://chatgpt.com/share」的網址結果,便有機會找到陌生用戶與ChatGPT的對話。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奇點|AI翻譯能力料5年內超越人類
當人工智能(AI)或其他技術,快速發展到超越人類智能的臨界點,導致技術進步速度變得不可預測,甚至人類無法完全控制或理解時,就開始進入「奇點」(Singularity)的關鍵時刻。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削信任度|32%求職者憂AI拖累搵工
美國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人工智能(AI)的出現,加劇僱主與求職者的不信任,包括招募人員也開始擔心欺詐行為。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Figma上市|超額認購40倍 證UI未死
美國設計軟件初創Figma上周四首次公開招股(IPO),每股定價33美元,結果超額認購達40倍,首日開盤報85美元,收市勁升約2.5倍至115.5美元,市值突破500億美元。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基層生迎AI時代 |毋懼輸在起跑線 「補天」義師支援 拓創新自學模式
近年有不少學校與教育機構,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AI)優化學習體驗,但對於基層學生而言,能否以有限資源學習AI?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