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生|AI鑑定鑽石 一分鐘驗10顆 識別淨度顏色螢光 準確度八成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高管對談」
人工智能(AI)技術近年滲透各大行業,即使是在傳統印象中,依賴工匠手藝與人手經驗的珠寶業也不例外。珠寶品牌周生生(00116)人工智能開發應用總監劉淑君、永續發展及科研長麥淑君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周生生以AI賦能珠寶業,提升營運效率與鑑定專業,從自動評級到驗證,再到數據整合及員工培訓,均持續推動永續發展與市場競爭力,為行業樹立數位轉型的典範。
開發美鑽認別器 擁專利技術
過去鑽石評級高度依賴有豐富經驗的資深鑑定師,人工操作耗時約20分鐘,加上存在主觀差異,可能需要多次驗證。如今,周生生研發的AI專業鑽石自動評級系統可於一分鐘內完成10顆鑽石的淨度、顏色及螢光等級分析,準確度高達八成,大幅提升效率。
周生生開發的美鑽認別器(FacetID)系統運用專利AI影像識別技術,僅需一秒即可完成鑽石身份驗證,準確率高達99.99%,能有效識別集團所出售的鑽石,並防止接收套證或假冒鑽石。
此項技術猶如「AI鑑定師」,降低非專業員工進行專業鑑定工作的門檻。即使無深厚專業知識,門市員工也能透過AI系統驗證鑽石,參與高標準工作流程,推動整體營運效率升級。
設人工智能部門 全面引入
劉淑君指出,周生生設立了人工智能開發部門,專責提供AI解決方案,涵蓋行銷、市場推廣、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及門市營運等多個範疇之餘,更透過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協助不同的單位導入AI工具,以提升整體決策的效率與操作效能。
與此同時,周生生擁有自主科研團隊,專注開發AI產品。領導團隊的麥淑君表示,「市面上鮮有符合珠寶業需求的AI工具,因此我們根據實際需求自行研發,例如寶石與貴金屬分析的AI技術,便是周生生打造的創新成果。」
為了降低導入風險,集團先於香港及華南地區門市試行AI認別技術,並逐步向全國推廣。
強調屬輔助 非取代員工
儘管在推行初期有部分員工對AI存疑,擔心取代人力,但周生生團隊強調AI僅為輔助而非替代,並透過培訓課程與實操示範,增強員工信心及接受度。
目前周生生部分內部研發的AI工具,在業界屬領先創新。當被問及是否計劃商品化或開放合作時,麥淑君回應稱:「我們優先在集團內推行,但對於潛在合作夥伴,我們持開放態度,樂於探討可能性。」
採訪、撰文:郭文德
相關文章:周生生|建珠寶業知識庫 供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必讀好書
書名:Mastering AI: A Survival Guide to Our Superpowered Future
作者:Jeremy Kahn
簡介:本書預測人工智能未來10年的影響,由重塑經濟、工作、學習及創造方式開始,再延伸至社會結構及政治層面,探討如何改變群眾思維方式。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