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共享滑板車熱潮升溫 Bird融資12億 紅杉領投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Bird料成為首間共享電動滑板車「獨角獸」。(Bird官方圖片)
共享單車方興未艾,最近美國更興起新一波電動滑板車(Electric Scooter)熱潮。彭博消息指出,當地其中一間營運商Bird,昨天獲得新一輪融資,籌集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領投方為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極速晉身獨角獸
Bird於2017年才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蒙尼卡,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為Travis VanderZanden,之前曾擔任Lyft及Uber(優步)的高層。
上次融資是於今年3月,當時已籌得1億美元;連同本輪融資金額計算,估值料達10億美元,極速晉身「獨角獸」(Unicorn)之列。
消息稱,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最先登陸美國洛杉磯,其後擴充至三藩市、聖荷西及華盛頓。收費方面,開鎖費1美元,接着每使用1分鐘,收費0.15美元。以使用60分鐘為例,共須付10美元(約78港元)。

Bird每次開鎖費1美元,另每分鐘收費0.15美元。 (路透資料圖片)
發牌規管試行兩年
電動滑板車上手容易,最高時速約24公里,體積比單車小得多,亦適合上班一族及穿裙的女士使用。據三藩市的法例,在行車道上使用普通滑板車屬合法,惟用戶必須年滿18歲,同時要佩戴頭盔,並禁止在行人道駕駛。
隨着亂泊問題日趨嚴重,影響市容及公眾安全,三藩市交通局(SFMTA)早前決定透過發牌規管,所有沒有牌照的公司,必須在6月4日之前,把市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收起,違例者每日每部罰款100美元。
據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報道,當局要求獲發牌的公司,每年支付2.5萬美元牌照費及1萬美元公共財產維護費,並必須分享其行程數據。這先導計劃為期24個月,預料營運公司不多於5間;另外電動滑板車亦設上限,市內最多容許2500部。
雖然行業成本不低,但競爭仍十分激烈。除了無樁共享單車運營商Spin外,Bird在美國的競爭對手還有Lime,後者共計籌得1.32億美元。此外,據報Lyft、Uber等共享汽車公司,甚至內地共享單車一哥ofo等,亦有意加入戰圑。

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最先登陸美國洛杉磯,其後擴充至三藩市、聖荷西及華盛頓。(Bird官方圖片)
[ English Version ]
US e-scooter startup Bird set to join unicorn club: report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慎用AI 免墮「偽學習」陷阱(車品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上中學時,每個暑假最頭疼的就是要寫讀後感,總是拖到開學前才拚命趕工,過程雖然痛苦,卻實實在在地鍛煉腦子。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iOS 26|設來電篩選 AI支援粵語
蘋果公司(Apple)昨天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iOS 26,除了換上Liquid Glass(液態玻璃)介面設計,多項智能功能新增廣東話支援,包括「篩選未知的來電者」功能。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Anthropic使用報告|Claude用家最常執行編程功能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發表最新一份經濟指數系列研究報告,主要探討該企旗下Claude模型在不同國家與美國各州的使用情況。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互聯網檔案館侵權案|唱片商與互聯網檔案館和解
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IA)日前與環球音樂(UMG)、索尼(Sony)等唱片公司巨頭,就一宗擾攘兩年多的版權訴訟達成和解協議。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ChatGPT使用報告|7億人用ChatGPT多不涉公事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跟美國哈佛大學及杜克大學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探討ChatGPT用戶的行為與影響。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新時代商業模式|AI時代催生「一人公司」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主席李勁華在發布會上指出,「人工智能(AI)時代會衍生較多細型公司,未必是一班固定員工或班底,彼此之間會互相合作。」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港企投資AI急增|八成已有回報 生成式技術最普及 預測分析居次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今年8月委託市場研究公司Kantar,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合共300位智能科技企業管理層,來自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比例各佔一半,以了解業界目前需要及使用人工智能(AI)的情況,並於昨日公布最新一期「亞洲智慧創新大獎業界調查2025」。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