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初創助小企融資周轉 (FundPark 孫慧來)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孫慧來認為年輕人考慮創業時,香港是發展金融科技好地方。(FundPark網上圖片)
做生意離不開資金周轉,不少中小企向傳統銀行洽談借貸時手續繁瑣,令人苦惱。港產初創FundPark看準市場商機,提供網上貿易融資平台,讓企業毋須任何物業抵押,即能以訂單(Purchase Order)及應收款項賬單(Invoice)作融資。《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其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孫慧來,分享如何活用大數據,分析買家、供應商的信貸評分。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孫慧來 FundPark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尹:作為貿易融資初創,可否講解你們的業務發展?
孫:FundPark成立於2015年,本人跟兩位聯合創辦人出身自企業銀行。有感中小企在傳統借貸機構申請資金有一定難處,例如未有足夠抵押品或詳盡的商業紀錄供銀行參考。此外,中小企在貸款申請、訂單、應收賬款融資的申請額度都較小,難以在傳統金融機構借取所需資金。
因此,我們專注為中小企提供貿易融資服務,他們只需在平台上傳業務訂單或賬款資料,就能獲取靈活的資金周轉。
透過預設的風險模型,例如連接第三方數據資料庫,或以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夥伴提供的買家保險模式,讓客戶更快通過貸款審批程序,把單據轉化為現金。
客戶以貿易製造業居多
尹:你們如何收集數據控制風險?
孫:公司處理客戶數據可分為兩大範疇:第一是接收數據的渠道,第二是收取及驗證數據後的處理程序。首先,我們透過第三方,例如網上財務管理系統的動態數據(Dynamic Data),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對接,獲取全球買家的資料並進行分析及驗證。中小企客戶只要輸入相關資料,系統可於數秒內獲悉買家背景,例如於保險公司的信貸評級、財務狀況等。
不過,不少中小企在現階段的營運資料尚未完全數碼化。他們可把文件副本上傳至平台,我們就以光學字元識別(OCR)技術,把文件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其後,我們會進行雙重認證,或以計算方法確保資料準確。

中小企可透過FundPark網上平台上傳應收賬款的單據,最快兩個工作天批核融資,應付資金周轉的需要。(FundPark網上圖片)
尹:你們中小企的客戶群以什麼類型為主?
孫:我們旗下的客戶一般是本港註冊公司,擁有至少100萬港元年收入;他們以貿易出口商、製造業居多,其次為服務商,亦涵蓋市場推廣公司,甚至初創企業。
事實上,即使初創年資較短,其產品概念出色,亦吸引不少大型零售商、大買家採納。舉例如初創向客戶提供服務,客戶卻於90天後才繳費,FundPark就因應其買家規模,提供相應貸款並擬定年期,支持企業的營運需要。
一站式網上審核貸款
尹:你們公司未來有何發展計劃?
孫:2019年我們將聚焦於中小企的客戶服務體驗,期望在業務流程有更大改進,把新產品普及至較小型的客戶。
就本港業務而言,我們將推出兩項新產品。首先是「Single Invoice Financing」,它有別於傳統銀行、基金及平台等業務。我們正跟一間大型信用保險公司合作,以API進行接駁。客戶未來只要上傳一張單據,毋須更改其單據格式,從申請、上傳資料、簽署文件,以至獲取信用保險額等程序,全部可在網上完成;其後經買家確認後,就能完成貸款申請,通常獲批八成所需資金。
第二項產品是較全面的企業解決方案,我們正跟供應商及大型零售商合作,為中小企提供融資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採購、物流系統等方面整合。
外闖取決市場潛力法規
尹:剛提及你們有意拓展海外市場,將有何策略?
孫:去年起我們探討進軍台灣市場,現已在當地成立團隊,並跟有關機構及合作夥伴洽商,相信很快就開展業務運作。此外,我們正為拓展兩個東南亞市場作前期準備。
公司進軍海外有兩大考慮:第一看市場潛力。如東南亞以傳統製造業為主,產品大多出口至歐美國家,他們於貿易財務有很強需求;第二是視乎當地法規(Regulations),例如有些地區的機構會因應公司的商業模式,而要求擁有某些牌照,各地均有不同準則。
記得不少前輩分享過,我們以本港為創業起點,但不能把它當作終點。創業初期須專注產品研發及設計,其後致力發展在港業務,待時機成熟便衝出香港。

FundPark專注為中小企提供貿易融資服務,讓他們獲取靈活的資金周轉。(FundPark網上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培養提示工程思維(車品覺)
許多人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視為高級搜索引擎,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便期待得到精準答案──這恰是提示(prompt)效果不佳的根源。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代理|採用率料兩年飆3倍
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發布最新全球調查,發現採用數碼勞動力不僅是大趨勢,更是一場商業策略革命,預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的採用率,未來兩年將由15%升至64%,升幅相當於3.27倍。
- Posted May 7, 2025
- 0
-
國產量子計算系統|中國第四代量子測控系統面世
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誌內地量子運算產業具備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量產百比特級量子電腦奠定產業化基礎。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教育|250名CEO促美國設AI必修科
超過250名企業行政總裁(CEO)在美國《紐約時報》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將AI及電腦科學,作為美國K-12(幼稚園到高中)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nthropic|資助API點數撐科研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宣布,啟動AI科學計劃(AI for Science Program),將限量免費提供旗下應用程式介面(API)予全球合資格的非牟利學術研究人員,以提升研究效率與創新能力。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領袖峰會|探索港智慧轉型之道 破格思維吸科企 加強培訓人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舉辦「智創互聯人工智能領袖峰會:創新升級,智慧轉型」,邀請多間科企巨頭、數字政策辦公室、立法會議員、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以及本地電訊商等代表出席,探討如何推動本港AI轉型。
- Posted May 7, 2025
- 0
-
量產人形機械人三大挑戰(鄧淑明博士)
2025年科技界除了有DeepSeek平地一聲雷震撼全球,另一焦點是會跑跳自如的人形機械人。
- Posted May 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