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10萬元夠創業 (ITOP一滙品牌莫榮杰 / 酷飛創新科技馬頌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港人若希望在大灣區創業,宜先理解內地合同及法規,而且要慎選合作夥伴。(中新社資料圖片)
港人北上大灣區創業,惟人生路不熟,制度文化截然不同,需要找專家幫忙,減低營商撞板的機會。今期《信報》StartupBeat請來ISTOP一滙品牌創辦人莫榮杰,以及酷飛創新科技總經理兼聯合創辦人馬頌棋,分享港人如何開拓人脈,並善用手上有限資金,迎接當中機遇及挑戰。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莫榮杰 ISTOP一滙品牌創辦人
馬頌棋 酷飛創新科技總經理兼聯合創辦人
尹:首先跟ISTOP一滙品牌的莫榮杰談談,得知你在內地經營家族生意。身為青年創業聯盟會長,你認為現時是否進軍內地的好時機?
莫:無論在政策配套或投資機會上,大灣區規劃屬「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內地在人力資源方面雖有一定優勢,但港人到內地打工或得不償失。本港優勢在於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正是內地創業缺乏的關鍵要素。港人應把握現有機遇並加以發揮,善用大灣區不同城市特質,從而針對性拓展業務。
我建議有志進軍大灣區的初創,不妨向當地市場較稀缺,以及難發展的項目着手。以健康食品、藥物及護理用品為例,內地消費者對本港品牌較具信心,他們愈往其他地區購買有關產品,就代表市場需求愈大。ISTOP成立之初,主要發展商業、酒店及房地產等業務,現專注把本港健康食品等帶往內地市場。
供應鏈龐大 產品成形快
尹:接着,再問酷飛創新科技的馬頌棋。作為電動滑板初創,當初如何驗證及進軍內地市場?
馬:酷飛第一代電動滑板車於內地推出前,團隊透過百度搜尋到數個測試平台,我們把產品資料上載至有關平台,其後邀請20至30人試用,他們反應熱烈,評價亦相當不俗。本港雲集不少精英,是臥虎藏龍的地方,可惜缺乏上述測試渠道。
我認為,大灣區優勢在於互補,結合本港在金融、科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再配合區內龐大供應鏈,創新產品能快速成形。以電動滑板為例,研發團隊每當有新構思,假如新增功能或改動產品設計,即可跟內地廠房聯絡,一星期內可修改產品原型3次,這對產品開發有莫大幫助。

大灣區優勢在於互補,結合本港在金融、科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再配合區內龐大供應鏈。(中新社資料圖片)
海外青年聯合會助擴人脈
尹:現時往內地創業,是否必須建立當地人脈網絡?若本港初創欠缺人脈,你們有何建議?
莫:無論往何地發展,人脈是必須的。在大灣區規劃下,若祖籍不在灣區內,又未接觸過當地政商人士,起步則較難。然而,大灣區內不少城市均有利港人或海外人士創業,另有相關創業聯盟提供幫助。去年,我們跟大灣區內多個市政府合作,成立海外青年聯合會,現時旗下會員逾800人,來自50多個國家。初創可先透過協會認識內地各界人士,不斷擴闊他們的朋友圈,以了解大灣區政策及商機。
馬:根據以往的經驗,公司在資金、供應鏈,以至人才方面,均需要人脈推動。作為科技園的培育公司,園區提供不少資源及媒體宣傳機會;另積極參與路演及比賽,並獲得8個不同獎項,以提升知名度。此外,我們亦到訪廣州、中山、東莞等城市,認識各地商會、政府官員,以及創投基金等界別人士。

馬頌棋明言,大灣區好處在於互補。(香港科技園圖片)
尹:港人往大灣區創業,大約要準備多少資金?一般而言,10萬港元夠嗎?
莫:創業資金方面,初創往大灣區發展,大概預留10萬港元就足夠。我認為,好的點子從不缺資金。然而,中港兩地法制不同,本港講求法治;內地制度上仍處於優化階段。當地法制優先保障消費者、員工等,企業家則排得較後。
港人往大灣區創業,須有相對較嚴謹的風險管理。例如我們曾於江西景德鎮商場舉辦陶瓷活動,租約期為期15天,惟有參加者逾期不離開,最後公司須付款解決。有見及此,建議港人須事先理解內地合同,還要慎選合作夥伴,深入了解其背景,評估有關風險。
切勿以個人簽名註冊
馬:作為一間硬件初創,建議港人若有10萬元資金,可先花約1萬元註冊專利,其後投放3萬至4萬元製作原型產品,剩餘可用作往大灣區路演的旅費。只要找到合適的投資者,估計種子輪約可籌得100萬至200萬元,成為起動資金。惟初創亦須作最壞打算,若遊走大灣區3個月,跟100位投資者洽商仍不成功,便需要改變構思,或再籌10萬元重新開始。只要肯堅持,離成功也不遠。
至於法律上,建議港人北上前先諮詢可靠的法律機構,以便了解當地合同及法規。合同方面,切記千萬不可以個人簽名註冊,必須使用公司蓋章,否則有任何事故,創辦人將受到牽連。法規方面,內地律師普遍只提供流程服務,甚少解釋當地法例,港人若往大灣區創業須多加留神。

莫榮杰(左一)認為,港人優勢在於創新能力和國際觀;旁為尹思哲。(香港科技園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 English Version ]
Adventures in Greater Bay Area: Startup founders offer tip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鞏固香港航空業領導地位(陳漢偉博士)
香港一直是全球航空業的巨人,行政長官早前發表《施政報告》,重申香港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重要地位,指三跑道系統在過去兩年,已令客運及貨運航班增長逾六成。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Neuralink|腦植晶片癱者 控機械臂飲水
億萬富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其大腦晶片能夠將腦電波訊號轉換為藍牙指令;去年因幫助首位人類用戶遙控電腦打機而成為新聞焦點。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相機|首部支援谷歌AI相機 明年應市
英國人工智能(AI)初創Camera Intelligence在近日,介紹世界首款擁有AI生成功能的M43相機Caira。當中內建Google Nano Banana模型,方便影相後立即以AI執相。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Gemini新版本|模擬人手操控電腦
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推出新版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旨在像人類一樣操作普通電腦常見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鬥法|履歷藏指令 誘AI優先面試
最近有專家在TikTok、社交平台Reddit教路,如何在履歷「暗藏指令」或關鍵字,試圖用各種手段提升取錄機會。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Sora遭濫用|惡搞已故名人 家屬炮轟 OpenAI阻深偽公眾人物 禁令存漏洞
OpenAI上周推出影片生成模型Sora 2,其「客串」(Cameo)新功能變相容許任何人以人工智能(AI)深度偽造,引起關注。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港成國家AI樞紐三大關鍵(車品覺)
今年9月份內地有關人工智能(AI)的政策可算不少,首先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全國施行,要求所有面向境內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服務商,必須同時嵌入「顯式 + 隱式浮水印」標識,檢測準確率不得低於95%。
- Posted October 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