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傳獲Airbnb注資16億 印度青年創短租平台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OYO夥拍1.3萬間酒店及6000個家庭,提供近50萬間出租房源。(路透圖片)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繼上月收購酒店預訂網站HotelTonight後,短期房間租賃平台Airbnb據報已確認,投資印度連鎖酒店集團OYO Rooms(OYO)。雖然雙方拒絕評論,亦未透露交易規模,但有傳投資額介乎1億至2億美元,即金額或高達15.6億港元。
自去年9月起,OYO已展開E輪融資,當時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紅杉資本印度、Lightspeed、 Greenoaks Capital等跟投,涉及金額至少達10億美元。其後OYO亦獲兩大召車平台──新加坡Grab及內地滴滴出行支持。
19歲輟學創業
OYO於2013年5月成立,總部位於印度古爾岡,其創辦人為Ritesh Agarwal。平台經過多輪融資後,累計籌得近18億美元。平台在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尼泊爾、英國、阿聯酋等8個國家,夥拍1.3萬間酒店及6000個家庭,提供近50萬間出租房源。
現年25歲的Ritesh Agarwal,他在印度家喻戶曉,19歲已白手興家創業。但回想當初,他對酒店生意一無所知,唯有從客房清潔做起,並入住各種民宿、小型酒店,努力增進對行業的了解。他大學輟學後,聽取PayPal共同創辦人Peter Thiel的建議,獲得10萬美元創業基金後,開始建立OYO連鎖加盟平台。

Ritesh Agarwal創業初期對酒店業一無所知,故從客房清潔做起。(OYO圖片)
OYO主攻廉價酒店市場,平台不收購這些酒店,而是對所有的加盟酒店作統一評估、改造及管理。例如想要進駐OYO,就要掛上標誌性的紅色標示,床單、水溫、WiFi連線等都要合乎標準,且須提供OYO品牌的洗髮水、保濕霜等,據稱標準多逾200項。
嚴訂加盟規範
OYO及Airbnb之前是競爭對手,但前者已涉足酒店服務,包括物流、管理等範疇,而非純粹提供酒店格價,令雙方有更大合作空間。印度不但是OYO初創的發源地,更是全球增長最快五大市場之一,Airbnb一直渴望擴大當地業務,捕捉新興市場發展機會。
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Airbnb過去兩年一直有盈利,去年第三季的業務表現更是該公司創立以來最強勁,短短3個月就獲得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收入。
至上月底,Airbnb接待了第五億位客人,正準備在今年上市。

OYO主攻廉價酒店市場,平台不收購這些酒店,而是對所有的加盟酒店作統一評估、改造及管理。(OYO圖片)

OYO於2013年5月成立,總部位於印度古爾岡。(OYO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神數×賽馬×玄學(林國誠)
NowTV就以賽馬為例,推出增值服務「AI神數」個人化AI助理,這是AI首次結合賽馬與玄學,展現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為賽馬愛好者帶來全新視角。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遙距勞動指數|AI代理遙距工作 近半成品差
美國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AIS)與科技公司Scale AI聯合團隊,早前發表「遙距勞動指數」報告,分析AI代理模型在現實遙距工作任務的能力。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戒指|可錄音轉寫成筆記
科技巨擘Meta的兩名前員工法米(Mina Fahmi)及洪琪洛(Kirak Hong)創辦的美國初創Sandbar,早前推出智能戒指Stream,該產品定位為「語音滑鼠」。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補牙凝膠|英研創新凝膠補牙 明年應市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與國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修復及再生琺瑯質的凝膠,當快速塗抹在牙齒表面後,能形成一層薄而堅固的保護層,滲入牙槽骨修補孔洞或裂縫。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 CEO|OpenAI冀公司由人工智能掌舵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出席播客節目「與泰勒對話」。他提到,自己並非親力親為所有決策,而是授權予優秀的團隊成員,這也是持續高效運作的關鍵。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創業投資論壇|數碼港企業過去12個月籌近34億 新增10公司上市 今年設AI投資圈
數碼港昨天舉行「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CVCF),公布其初創企業的融資成果,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間,數碼港企業籌集近34億港元,累計融資總額達460億港元。
- Posted November 7, 2025
- 0
-
AI賦能弱勢 打破世代貧窮(湛家揚博士)
在傳統經濟體系中,貧窮往往如同宿命般代代相傳。教育、資本、人脈與機會,長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出身低下階層者,即使勤奮努力,仍難以突破制度的天花板。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