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區塊鏈平台 (天開區塊鏈科技謝子滔及潘振東)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謝子滔指出,區塊鏈令買樓流程變得簡單順暢,提升客戶體驗。(黃潤根攝)
中原地產最近聯同微軟及天開區塊鏈科技,推出全港首個二手置業區塊鏈(Blockchain)跨界平台,以無紙化方式處理電子委託書(放盤紙),把客人整個買樓流程簡化及加強私隱保障。《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天開區塊鏈科技平台總監謝子滔,以及區塊鏈架構師潘振東,講解其營運模式及開發細節。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謝子滔 天開區塊鏈科技平台總監
潘振東 天開區塊鏈科技區塊鏈架構師
尹:作為本港領先的視頻科技初創,公司為何有志創辦區塊鏈平台?可否講解你們的營運模式?
謝:天開數碼媒體有限公司(TFI)於2010年成立,現有軟件工程師約80人,專注以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為企業客戶提供數碼媒體解決方案,例如協助企業搭建OTT(Over-The-Top)網絡電視平台;另設後台系統,讓電視台管理及維護其視頻內容等。
區塊鏈方面,公司早於兩年前已着手研究有關項目。時至本月1日,終把區塊鏈團隊轉化為獨立公司「天開區塊鏈科技」,是次與中原地產及微軟合作,TFI負責用區塊鏈技術,協助前者無紙化處理電子委託書,減省其代理及客戶的文書處理時間。此外,平台採用混合雲(Hybrid Cloud)設計,藉微軟雲端平台Azure及數據中心,構建整個區塊鏈網絡。
TFI團隊利用區塊鏈的追蹤及加密特性,讓經紀將文件儲存於平台,能以手機App分享資料予授權人士,包括買賣雙方、律師及銀行等,惟任何交易動作均記錄在案,無法刪改。如有錯漏,各持份者須撰寫新版本取代舊版本,以便有關機構追蹤交易流程;另設有權限,限制其瀏覽內容。以律師、銀行等為例,他們無法從文件上得知經紀賺取的佣金金額。

文件加密儲存在區塊鏈上,只有獲授權的人士,包括買家、業主、負責的地產代理、銀行及律師樓等,才可接觸當中的資料。(Freepik網上圖片)
可遙距簽名 快速交換數據
尹:就終端用戶而言,他們對區塊鏈樓盤交易平台有何認知?有否一些實例?
謝:無紙化體驗方面,以往客人每看一個樓盤單位便須簽署一份新的「睇樓紙」;經紀亦要採用一式三份的「過底紙」,手寫有關表格及資料。若客人一天內看數個樓盤會損害到用戶體驗。現時區塊鏈樓盤交易平台採用數碼化方案,客人不但可在手機App簽名,即使對方身處海外,亦可透過經紀傳送的鏈結作遙距簽署。
交易流程方面,當買賣雙方及地產經紀已完成臨時買賣合約,把有關資料轉交律師後,律師須草擬詳細的同意書,以協助客人按揭抵押(Mortgage),再把文件轉移至金融機構。整個交易的過程涉及不同動作及持份者,期間亦要不斷驗證資料是否準確。然而,區塊鏈無法刪改、可追蹤的特性,為有關人士提供安全、可靠的加密平台,以便快速交換數據。
低調推出 員工踴躍支持
尹:就地產經紀而言,對區塊鏈樓盤交易模式的轉變,他們有何看法?
潘:區塊鏈樓盤交易平台推出後,地產經紀毋須攜帶大量文件外出,甚至可事先在電腦草擬文件,再直接傳送有關鏈結供客人簽署,交易時間更具彈性,有助接觸更多買家。
謝:現時地產經紀使用區塊鏈樓盤交易平台,令工作流程變得精簡,他們可專注更具價值的銷售工作。據中原地產所述,他們以往曾激勵員工使用新解決方案,惟效果未如理想。然而,該公司在上月推出區塊鏈交易平台後,在沒積極宣傳下,只向其地產經紀提供簡單教學。截至3月底,中原地產已收到逾500張放盤紙。
發揮官產學研協同效應
尹:得知TFI剛成立獨立公司,在增聘技術人員方面又有何考慮?
潘:現時本港IT人才較短缺,惟我們與不同經驗的求職者會面時,先考慮他們對電腦的熱愛程度、工作熱誠;會否樂於解難等。此外,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公司或聘請內地技術人員,負責非核心業務。
謝:以TFI團隊為例,公司現有約80位軟件工程師;另亦可依賴其強大的開發團隊,當中包括5位博士及15位研發人員。公司會因應需要調動人手,協助旗下區塊鏈項目發展。
TFI亦聯同本港大學展開合作,以「大學與產業合作計劃」(UICP)為例,當TFI團隊遇到技術難題,可尋求大學研發團隊支援。有關項目資金一半由TFI負責,另一半由政府分配,惟最終研發成果由TFI擁有。在有關計劃下,我們不僅從中獲益,解決人手及技術難題,更能與政府及學界發揮「官產學研」四方面的協同效應。

潘振東(右一)提到,地產代理只要把連結傳到客戶的手機上,就能完成簽署過程;旁為謝子滔。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Figure AI|美機械人識揀衫放洗衣機清洗
美國機械人初創Figure A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愛德考克,在社交平台X分享短片,示範其人形機械人Figure 02在自己家中,把衣物從膠籃放入滾筒洗衣機。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Twilio|港企積極用AI 多享投資回報
人工智能(AI)驅動的互動,旨在預測消費者需求,透過營造個人化的體驗,讓他們感到被理解。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影片生成模型|阿里Wan2.2圖文生成電影級短片
阿里巴巴(09988)推出業界首個「混合專家」(MoE)構架的開源視頻生成模型系列Wan2.2,當中包含文生視頻模型Wan2.2-T2V-A14B、圖生視頻模型Wan2.2-I2V-A14B。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亞馬遜AI投資|亞馬遜購《紐時》內容 年付逾億
美國電商平台亞馬遜與《紐約時報》近日簽訂AI授權協議,這份協議多年的交易費用,據報為每年2000萬至2500萬美元,相當於1.56億至1.95億港元。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虛擬實驗室|「智能科學家」研新冠抗體療法
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伉儷成立的「陳—朱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 Zuckerberg Biohub)三藩市實驗室,最近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成立一間「虛擬實驗室」,由一批人工智能(AI)虛擬科學家組成,模擬真實跨領域科研團隊運作,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打擊AI淫照|支付商施壓最奏效 斷網站財路 助遏深偽色情內容泛濫
人工智能(AI)生成色情內容日趨泛濫,早前有香港大學學生被指利用網上AI工具,製作同窗、教師色情圖像。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