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化買股票降低門檻 加密幣平台打入傳統金融市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Ivan Gowan表示,Currency.com獲得白羅斯高科技園區發出營運許可牌照,藉比特幣、以太幣,投資全球金融市場。(陳子健攝)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近年愈趨普及,於5月才正式推出的代幣化證券(Tokenised Securities)交易平台Currency.com,讓投資者在毋須兌換法定貨幣下,利用比特幣(Bitcoin)或以太幣(ETH),投資全球不同金融產品,包括146隻港股股票,藉此大幅降低入場門檻。
Currency.com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Co-Founder & CEO)Ivan Gowan上周來港參加RISE科技會議,他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現在已進入了加密貨幣世界,全世界有300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他笑言當「300+1」並沒有意思。
Gowan眼見投資者若想把加密貨幣再兌換為法定貨幣(Fiat Money)以投資其他金融產品,仍有一定難度及風險,「於是想建立一個受監管的平台,讓法定貨幣及加密貨幣建立對等地位,令加密貨幣持有人於傳統金融市場投資。」
Gowan創立的Currency.com,提供網頁版及手機應用程式(App)。用戶註冊賬戶後,假設他想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可透過Currency.com平台以比特幣或以太幣,以相當於蘋果公司在納斯特(NASDAQ)的股價,購買蘋果公司的代幣化證券。
Currency.com系統收到用戶落盤後,即會經由其姊妹平台、同樣由Gowan擔任行政總裁的Capital.com,購買所需的蘋果公司股票,再將之代幣化。
跟傳統股票市場的投資一樣,用戶可隨時按蘋果公司當時的股價,出售手上的蘋果公司代幣化證券,從中賺取溢價,並可兌回加密貨幣或法定貨幣。此外,若用戶本身沒持有加密貨幣,亦可透過Currency.com購買。
涵蓋環球1200隻重磅股
目前可經由平台購買的代幣化證券,涵蓋美股、港股等環球主要股票市場約1200隻股票,大多數是交投活躍或重磅股,如Facebook、 Netflix、恒生銀行(00011)等。Gowan指出,加密貨幣有助降低股票投資門檻,「例如巴郡(Berkshire Hathaway)A股每股價錢超過30萬美元(約234萬港元),對大部分人而言,根本無從入手;如果是代幣化證券,人們可用十分之一價錢,購買十分之一股。」
Currency.com總部設於白羅斯(Belarus, 前稱白俄羅斯),該國近年致力發展區塊鏈(Blockchain)及加密貨幣產業。2017年底,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簽署第八號法令(Decree No. 8)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正式把加密貨幣、代幣及其相關業務合法化。

平台每月交易額超過2600萬美元(約2.03億港元)。(陳子健攝)
白羅斯註冊 月交易額2億
Gowan強調按新法令,Currency.com獲得白羅斯高科技園區(HTP)發出營運許可牌照,在打擊洗錢(Anti Money Laundering,AML)、了解你的客戶(KYC)等方面均受到規管,「我們的用戶註冊程序是頗為嚴格的,一定要呈交住址證明、護照之類身份證明文件;用戶將加密貨幣存入賬戶時,亦要通過一些AML程序,要證明加密貨幣從何而來。」
問到平台在亞洲的發展大計,Gowan坦言,目前中國仍限制加密貨幣的發展,平台暫未有計劃在內地推廣,惟內地投資者仍可登記Currency.com服務。
反而因法規所限,平台未開放予來自美國,以及其他被「打擊清洗黑錢財務行動特別組織」(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列為高風險及受監管轄區(例如北韓、伊朗等)的人士。
他聲稱,目前平台每月交易額超過2600萬美元(約2.03億港元),用戶主要來自白羅斯及其他獨聯體(CIS)國家(例如俄羅斯),亦有少部分來自亞洲。
獲6240萬作種子輪資金
本年1月,平台更獲VP Capital及Larnabel Ventures投資800萬美元(約6240萬港元),作為種子輪資金。
上月Facebook(fb)公布Libra加密貨幣項目,惟監管問題惹全球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更直指,Libra幾乎沒什麼地位或可靠性,fb必須為Libra尋求銀行牌照。全球爭議聲不斷,fb只好宣布,在監管機構未釋除疑慮前,將暫緩Libra的發行計劃。
不過,Gowan直言,fb的Libra計劃特別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為公眾帶來更廣泛的討論,「Libra成為公眾加深了解加密貨幣的重大推手,我們會因而受惠。」

Gowan坦言,反而因法規所限,平台未開放予來自美國。(路透資料圖片)
採訪、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影片摘要功能輕鬆學習(黃岳永)
暑假外遊是不少港人的必然選擇,但筆者愈來愈覺得夏天並非旅行好時機。港人熱愛到訪的日本和歐洲,多處氣溫錄得攝氏36度至38度。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AI時間觀念差?|AI感知時間異於人類恐添亂
北歐丹麥奧爾堡大學電子系統教授波波夫斯基(Petar Popovski),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綜覽》雜誌發表文章,指人工智能(AI)感知時間方式與人類不同。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Tensor|美企宣稱明年發售L4級自駕車
美國加州聖荷西初創Tensor近日宣布,明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面向消費者的L4級自駕車robocar。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遭遇行星撞地球|易過被雷劈
美國歐林工程學院、馬利蘭大學,以及北歐丹麥奧爾堡大學聯合團隊新近發表論文,利用最新的近地天體族群模型NEOMOD2,模擬了500萬顆小行星的軌道,以計算它們在150年內跟地球相撞的機會。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可投身藍領?|高盛料AI搶飯碗屬暫時
高盛研究部最近發表報告估計,一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融入常規生產,將使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市場的勞動生產力提高約15%。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保險業AI應用|張雲正:挑戰在資源及認知
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昨接受傳媒訪問稱,本港約有157間保險公司,涵蓋壽險、產險或兩者兼營,規模不一。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
-
保監促進採用AI|7險企重點參與 將設立卓越中心 推動轉型培育人才
保險業監管局昨啟動「人工智能促進計劃」,加快保險業採用人工智能(AI)技術,以及發展香港成為AI區域樞紐。
- Posted August 1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