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北極設末日程式庫 開源碼封千年 留文明種子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GitHub在北極建立開源程式碼資料庫,選址為挪威地底250米深的永凍土區。(GitHub影片畫面)
開源程式碼是文明基石,更是人類共享的文明遺產。有科學家為世界末日未雨綢繆,軟件代碼託管平台GitHub近日發起GitHub Arctic Code Vault,在北極圈建立資料庫,可把重要開源程式碼封存千年之久。
據GitHub官網公布,極地資料庫遠離人煙,坐落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一個已停採煤礦250米深地底的永凍土區,距離著名的「全球種子庫」僅一英里,加上處於非軍事地區,盡可能免受戰爭人禍侵擾,確保子孫後代亦能享用。
定格於明年2月2日
資料庫的開源程式碼會「定格」於2020年2月2日,團隊當天會把所有程式碼以不同版本及格式保存起來,存檔文件包括QR碼、文件格式、字符編碼及技術指南,即使發生滅世巨變,人類後代也可把原始數碼遺產轉回源代碼使用。

儲存所用的膠片卷軸長達3500呎。(GitHub影片畫面)
GitHub坦言,儘管全球性的巨災發生機會很小,惟儲存在現有設備的資料,例如硬碟、磁帶、光碟等媒體,一般只有數十年壽命,且要嚴控溫度及濕度;即使一切硬件如常,輔助運行的軟件也可能被時代淘汰。換言之,一切重要的檔案或會在幾代後消失。
有見及此,GitHub將夥拍史丹佛圖書館、Long Now基金會、互聯網檔案館、軟件遺產基金會、微軟研究院、專門保存數據的Piql,以及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透過跨組織及多種儲存形式,減少遺失數據的風險。
新式媒體跨代儲存
網站指出,儲存所用的膠片卷軸長度達到3500呎,由挪威科企Piql提供並編碼,採用鹵化銀聚酯技術,計劃目標是保存至少1000年。GitHub打算夥拍微軟Project Silica,將數據燒錄在石英玻璃上;即使經歷多個世紀,仍可用激光讀取資料。
另外,GitHub平台的開發人員已突破4000萬人。歐盟去年10月宣布,無條件批准微軟收購GitHub,涉及金額75億美元(約585億港元),此舉有助增加軟件開發者的影響力,挑戰亞馬遜在雲端市場的地位。

膠片卷軸由挪威科企Piql提供並編碼,採用鹵化銀聚酯技術,計劃目標是保存至少1000年。(GitHub影片畫面)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現實世界資產四大演進(車品覺)
在我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 RWA)的關係十分密切,大致經歷4個階段。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人造血粉末|美研粉狀人造血 加水即變血液
美國馬里蘭大學正研發一款人工血液ErythroMe,期望能在救護車、戰場或偏遠地區中的緊急醫療場景替代傳統捐血,為無法及時輸血的病患爭取搶救的黃金時間。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創科合作|理大夥螞蟻數科建AI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與螞蟻數科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香港理大—螞蟻數科AI+Web3聯合實驗室」。雙方將聚焦前沿技術突破、創新生態孵化與科技策源影響等方向,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與Web3技術的融合發展,打造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Anthropic設上限機制|Claude訂戶設每周使用額度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宣布,自8月28日起對旗下Claude Pro與Max訂閱方案,推出新的每周使用上限機制。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Edge Copilot模式|微軟Edge新模式 AI跨頁面格價
微軟(Microsoft)為Edge網頁瀏覽器改版,推出一項實驗性的Copilot模式(副駕駛模式),讓AI在多個已開啟的網頁標籤頁,分析上下文內容並跨界搜索,例如自動為機票或酒店格價,更預測用戶下一步行動。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科大診所試運AI平台|SmartCare加快患者分流 能語音生成病歷
香港科技大學團隊近日以校方研發、全球最大型的醫學界多模態語言模型MedDr,進一步開發人工智能(AI)醫療平台SmartCare系統。
- Posted July 30, 2025
- 0
-
掌握CODA 與AI深度思考達目標(黃岳永)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只需向AI輸入一個問題,AI便能自動生成一篇長文或建議。起初,許多人都對AI生成的高效率讚不絕口,但用得多了,便發現生成內容常常只是把一堆資料拼湊在一起,仔細一看,其實相當混亂且難以理解。
- Posted July 2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