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企Provivi成創投新寵 研化學物「信息素」 取代農藥防蟲害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左起:行政總裁Pedro Coelho、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Frances Arnold及技術總監Peter Meinhold創立農業科企Provivi。(Provivi圖片)
主攻消費應用的創新科技,一直是環球投資界的熱門主題。隨着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投資者逐漸關注農業科技(AgTech)這新興領域,以應對氣候變化、食品安全、食物營養等重要問題,在傳統農業界掀起一場科技革命。
作為農作物生產最具挑戰的一環,蟲害管理的方法素來是噴灑化學殺蟲劑,但大量使用不但容易讓害蟲有抗藥性,更會造成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總部位於美國的農業科技公司Provivi正是針對此問題,運用化學物質「信息素」(Pheromone),代替農藥來預防害蟲。
淡馬錫領投 C輪籌得6.63億
Provivi由行政總裁Pedro Coelho、技術總監Peter Meinhold,以及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Frances Arnold三名科學家共同創立,近年逐步在科研基礎上建立出商業模式,成功獲得新加坡國家投資公司淡馬錫牽頭投資,今年的C輪融資籌得8500萬美元(約6.63億港元)。Pedro Coelho早前接受本報訪問,介紹Provivi科技產品將如何改變全球農業的生產方式。

Provivi運用化學物質「信息素」,干擾害蟲通訊繁殖,大幅降低害蟲數量,亦減少使用農藥的需要。 (Provivi圖片)
Provivi致力研究運用昆蟲信息素來預防害蟲;信息素是動物為尋找配偶而自然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公司的技術方案是,在農田間施用特定的信息素,去干擾特定種類害蟲之間的通訊,讓牠們無法覓得配偶繁殖,在毋須農藥下,亦能大幅減少田間的害蟲數量。Coelho指出,在田間安裝Provivi信息素施放裝置後,該範圍的昆蟲交配繁殖活動將受到控制,效用可達90日以上,確保昆蟲數量不超過有害水平,大幅減少使用化學殺蟲劑的需要。此舉有助保障農作物產量、保護農田環境,亦可為農夫節省勞動力及噴灑農藥設備的成本。
「大量持續使用化學殺蟲劑,會讓昆蟲擁有抗藥性,令大量農民都要噴灑更多相同的農藥,破壞田間的生物多樣性。」相較化學殺蟲劑會一舉殺死多種昆蟲及生物,Provivi會為特定品種的害蟲「度身訂製」施放的信息素混合物。
「度身訂製」干擾害蟲繁殖
Coelho透露:「在亞洲地區農田肆虐的害蟲,包括在水稻田的二化螟(Rice Stem Borer),以及專吃穀類作物的秋行軍蟲(Fall Army Worm),我們已開發出針對這兩類害蟲的產品,正為進入亞洲多個地區作實地測試及準備。」
農作物害蟲威脅全球各地的龐大農民人口, Provivi目前主力在全球8個國家試驗產品,包括墨西哥及肯尼亞,並計劃2020年在上述兩國正式推出產品。「墨西哥是全球粟米人均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粟米佔該國耕地面積六成。當地農夫主要靠噴灑化學殺蟲劑,去殺滅在粟米田肆虐的秋行軍蟲。這種害蟲近年橫行拉丁美洲的粟米田,當地農民迫切需要一款新技術產品,去代替化學殺蟲劑。」

Pedro Coelho指出,Provivi的信息素產品,為各地農業於害蟲管理,帶來一個經濟、有效、無毒的新技術方案。(Provivi圖片)
Coelho提到,當地現時主要靠農夫揹上農藥噴灑器,在粟米田間來回噴灑殺蟲劑,不但耗費工時及人力成本,更讓農夫以至其家庭成員都暴露於農藥中毒的高風險環境。在早前於墨西哥進行的產品測試中,Provivi產品平均減少35%至50%的殺蟲劑用量,並大幅提高農作物產量,為當地農民生活帶來改善。
「目前大多數農民仍沒有聽過『信息素』,我們希望產品邁向商業化,改變這個情況。」Coelho又稱,傳統而言,信息素混合物生產成本昂貴,過往只在高價值的農作物應用,例如蘋果、葡萄等。透過Provivi研發的技術,生產信息素的成本將大幅降低,讓它可廣泛應用於主流的大面積農作物(Broad Row Crops),例如粟米、水稻等。
據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資料,計及今年10月的C輪融資回合,Provivi成立至今累計集資1.14億美元(約8.9億港元)。公司運用籌集得的資金,主力研發讓農民能應用並能負擔的信息素產品。
「Provivi的信息素產品,將為主要農田害蟲管理帶來一個經濟、有效的控制方法,而不會在農作物留下任何殘留物,亦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Coelho表示,近年各界對食品殘留農藥的關注急增,加上多國政府及消費者雙重施壓,農民意識到要尋求代替傳統農藥的害蟲治理方案,Provivi將可配合此強大需求,乘勢而起。「我們三個創辦人建立Provivi,背後理念是要為世界帶來正面的改變;而農業創新技術,正是能改變全球數以百萬生命和環境的絕佳途徑。」
採訪、撰文:吳志南
延伸閱讀:
極飛無人機AI播種施肥改善農序
[ English Version ]
How a pest-control firm aims to ride the Ag-biotech futur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全球算力發展三大趨勢(車品覺)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首次詳細披露下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Rubin GPU(R100)採用台積電的N3P(3納米增強版)工藝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虛擬男團|The Velvet Sundown爆紅 收穫55萬聽眾
一支神秘的虛構男團The Velvet Sundown,6月在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首次亮相,隨即發行Floating On Echoes及Dust and Silence兩張專輯,並預告兩星期後推出第三張,短短一個月內吸納超過55萬位聽眾。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記憶提取|冷凍大腦存取記憶 百年後實現
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旗下科學期刊,最近發表一篇題為〈記憶是由什麼構成?〉的論文,首次對神經科學界調查統計,收集312位學者對腦部記憶物理基礎和記憶提取、冷凍封存、全腦模擬等相關操作的意見。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論文誘導AI|學術論文藏指令 誘AI給好評
學術界使用人工智能(AI),一直存在不少爭議,最近《日經新聞》報道,學術研究平台arXiv至少有17篇論文被發現嵌入隱藏的AI提示。這表明有人試圖引導AI工具作出正面評價,影響學術評估。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AI診症|微軟AI診症85%準 高醫生3倍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於短短3年間發展迅速,已能在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或類似考試中,取得近乎完美成績。
- Posted July 2, 2025
- 0
-
Meta黃金陣容|設超級智能實驗室 汪滔與GitHub前總裁領軍 挖角潮未完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日前致函員工,宣布把旗下所有AI團隊重組,整合至新成立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主攻能匹敵以至超越人類智能的AI系統。
- Posted Jul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