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物App行善賺心頭好 黃思遠棄高職創辦 做義工領點數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黃思遠曾任亞洲萬里通行政總裁7年,對會員積分兌換獎賞最是熟悉。(何澤攝)
曾任職亞洲萬里通行政總裁、太古飲料業務發展戰略總監、國泰航空(00293)美洲營業副總裁的黃思遠,去年放棄當大企業管理層,人到中年走上創業之路,成立科技初創Dory Network Technology,透過一個名為Me2You的手機應用程式,讓人們捐出家中閒置物品,減少浪費資源,更鼓勵參與義工活動,造福社會。
Dory Network Technology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思遠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比其他買賣平台,Me2You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完全不涉及實際的金錢交易。平台上所有物品均以點數「Sparks」換取,但用戶不能用錢購買Sparks,須透過做義工、向朋友推介Me2You平台或捐出物品來獲得。
想捐出物品的用戶,只須上傳該物品的圖片、填寫物品資料(例如是否全新未開封)、交易方式(如面交或郵寄)、交收地區,以及設定需要用多少Sparks換取後,即可將之上架。若有人對該物品感興趣,雙方可透過平台的對話功能接洽。雙方交收後透過平台確認,Sparks便會正式過數。

Me2You不涉及金錢交易,平台上的所有物品,需以Sparks虛擬金幣換取。(何澤攝)
減浪費舊物 不涉金錢交易
若同一件物品有多於一人感興趣,會按先到先得方式決定,捐贈者亦可根據各人的個人資料及平台上的交易紀錄,決定物品誰屬。
黃思遠提到,曾有用戶透過平台捐出一座鋼琴,標價零Sparks,旨在佳琴贈知音,吸引很多人舉手。該用戶為防有人把免費取得的鋼琴轉售圖利,仔細核實所有感興趣用戶的個人資料,最終把鋼琴贈予一位女兒剛開始學琴的媽媽,「該名母親之後着女兒錄音,向捐贈鋼琴的會員表達謝意,這件事實在很窩心。」不過,亦曾有物主私下要求有意交易的用戶以真金白銀買下物品。黃思遠強調,平台不容許類似事件發生,惟他坦言難以完全杜絕,希望用戶主動舉報。
黃思遠補充,平台設有「分享圈」功能,用戶可自行建立不同分享圈,邀請指定會員加入;想要上架的物品,亦可設定成只有分享圈內的成員方能瀏覽,「有些人希望將『好嘢』預留給熟人」。
Me2You計劃早於去年3、4月期間萌芽,「我在大企業工作了20年,都想試試自己開公司。」黃思遠留意到,不少人家裏堆積大量閒置物品,它們的下場不外乎被遺棄家中一角,或長眠堆填區。有人會透過坊間的網上買賣平台或社交媒體群組,賣出這些閒置物品,然而他們不時面對買家講價等問題,「一件原價2000元的東西,我用過一次,以800元低價放售,一樣有人想壓價。沒辦法,賣方一定想利潤最大化,而買方則想花最少錢就得到想要的東西。」黃思遠相信,物品交易以及中間牽涉的痛點「全世界都存在」,遂決定跟拍檔共同建立Me2You平台,讓人們透過平台交換物品。

平台早前在香港50個地點擺放收集箱,將抗疫物品轉贈予非牟利團體。(何澤攝)
活用亞洲萬里通經驗
曾任亞洲萬里通行政總裁長達7年,黃思遠對會員積分兌換獎賞最為熟悉,他最終想到以類似虛擬金幣的Sparks作為平台交易媒介,「用不是真金白銀的Sparks交易,較少人會討價還價。」
他續說:「我想中間落墨,所有物品交易不涉及金錢,避免講價造成爭拗;基本上(用戶)都是將物品送出,雖然冇錢落袋,但都想讓用戶有少少value可以收回。」本來以物易物最理想不過,「但好難成功,因為交易雙方要在同一時空,有價值相若的物品想得到方能成事。你不能拿一棵菜,交換人家一隻瑞士名錶。」
用戶首次登記賬戶後,會自動獲得500個Sparks;向其他朋友推介使用,亦可獲贈額外Sparks作為獎勵。此外,平台跟不同企業合作,若用戶參與對方的義工隊,將可賺取額外Sparks。Sparks除了可用來換取心水物品,亦可免費換領或以優惠價購買平台合作商戶的指定物品。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冀精準營銷獲取盈利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培養提示工程思維(車品覺)
許多人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視為高級搜索引擎,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便期待得到精準答案──這恰是提示(prompt)效果不佳的根源。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代理|採用率料兩年飆3倍
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發布最新全球調查,發現採用數碼勞動力不僅是大趨勢,更是一場商業策略革命,預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的採用率,未來兩年將由15%升至64%,升幅相當於3.27倍。
- Posted May 7, 2025
- 0
-
國產量子計算系統|中國第四代量子測控系統面世
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誌內地量子運算產業具備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量產百比特級量子電腦奠定產業化基礎。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教育|250名CEO促美國設AI必修科
超過250名企業行政總裁(CEO)在美國《紐約時報》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將AI及電腦科學,作為美國K-12(幼稚園到高中)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nthropic|資助API點數撐科研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宣布,啟動AI科學計劃(AI for Science Program),將限量免費提供旗下應用程式介面(API)予全球合資格的非牟利學術研究人員,以提升研究效率與創新能力。
- Posted May 7, 2025
- 0
-
AI領袖峰會|探索港智慧轉型之道 破格思維吸科企 加強培訓人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舉辦「智創互聯人工智能領袖峰會:創新升級,智慧轉型」,邀請多間科企巨頭、數字政策辦公室、立法會議員、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以及本地電訊商等代表出席,探討如何推動本港AI轉型。
- Posted May 7, 2025
- 0
-
量產人形機械人三大挑戰(鄧淑明博士)
2025年科技界除了有DeepSeek平地一聲雷震撼全球,另一焦點是會跑跳自如的人形機械人。
- Posted May 6, 2025
- 0